金爱华 肖维萍
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盘锦 124010
神经外科手术由于其手术部位及麻醉药物的影响,容易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水肿、低氧血症等,这些因素均对患者术后神志和苏醒时间造成一定影响。而麻醉苏醒质量的优劣反映了麻醉质量的高低,同时也是相关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临床操作中多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颅脑手术的麻醉,为了更好了解麻醉药物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效应,本文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进行对比,以期寻找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5—2014-03在我院进行颅脑手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组(A 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B组)各49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排除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心肺功能、电解质以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用药禁忌证,ASA 分级Ⅰ~Ⅱ级。推进手术室时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短期苏醒标准为[2]:苏醒时间≤35 min。A 组男27例,女22 例;年龄24~73 岁,平均(48.2±6.7)岁;体质量47~66kg,平均(55.3±3.1)kg;手术时间3~6h,平均手术时间(4.2±0.4)h。B 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3~75岁,平均(48.6±6.3)岁;体质量48~66kg,平均(55.7±3.5)kg;手术时间3~7h;平均手术时间(4.4±0.5)h。疾病种类包括颅内胶质瘤、垂体瘤、动脉瘤、脑膜瘤及听神经瘤等。2组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30min给予地西泮10 mg和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入室后所有患者给予左上肢静脉开放,监测患者的ECG、NBP、SpO2。给予咪达唑仑0.15mg/kg,芬太尼2~4g/kg,丙泊酚1.5~2 mg/kg及罗库溴铵0.8 mg/kg行麻醉诱导,A 组保证七氟烷的呼出浓度保持1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 组给予丙泊酚不间断输注4~6 mg/(kg·h),2组均于手术过程中全程给予瑞芬太尼0.2g/(kg·min)。手术结束前2组均给予舒芬太尼0.012g/(kg·min)静脉输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后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后的OAAS镇定评分,并记录2组诱导前、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同时对2组苏醒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清醒时间、拔管时间、OAAS镇定评分比较 手术结束后2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A 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AS镇定评分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后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OAAS镇定评分比较
表1 2组手术后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OAAS镇定评分比较
分组 n清(醒mi时n)间拔(管mi时n)间清醒时O2A0A S min镇 定评40分m(i n分 )60min A 组 49 10.2±4.311.0±4.1 3.4±0.3 4.1±0.4 4.7±0.54.9±0.3 B组 49 15.1±4.716.9±3.6 3.5±0.5 4.2±0.3 4.8±0.4 4.9±0.2 t 值6.391 7.733 1.086 0.445 0.003 1.60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HR、SBP、DBP比较 2组诱导前、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时HR、SBP、DBP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诱导前、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时HR、SBP、DBP比较
表2 2组诱导前、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时HR、SBP、DBP比较
指标 组别 n 诱导前 苏醒时 拔管即刻 拔管后10min HR(次/min) A组49 76.4±9.6 75.5±9.7 99.1±13.2 92.3±15.8 B组 49 78.3±11.2 78.5±12.6 97.4±14.7 90.2±17.0 SBP(mmHg) A组 49 115.3±14.4 113.3±13.9 127.4±12.7 116.6±14.1 B组 49 118.1±13.6 118.4±14.0 129.3±14.5 115.2±13.4 DBP(mmHg) A组 49 70.6±12.5 69.7±10.4 74.3±13.2 70.3±11.7 B组49 73.3±13.8 69.5±11.0 78.6±14.9 70.5±12.1
2.3 不良反应比较 2组有不同程度的视物模糊现象发生,发生率分别为12.3%和13.1%,无明显差异(χ2=0.447,P>0.05),术后1h内此症状均得到缓解;无寒战、躁动、舌后坠等不良现象发生。2组24h疼痛(VAS)评分也无明显差异(t=1.251,P>0.05),A 组4例使用镇痛药,B组5例使用镇痛药,组间无明显差异(χ2=2.914,P>0.05)。
颅脑手术患者在术后麻醉苏醒期产生的疼痛刺激及应激反应可导致患者烦躁不安情绪、血压升高症状,术后颅内出血危险系数增加,因此保持颅内压与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时手术围麻醉期的处理原则,尽量避免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控制血压、腹内压和颅内压的剧增,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是麻醉期需要我们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4-5]。麻醉后患者有可能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苏醒后患者不能即刻恢复意识,还可能引起呕吐、头痛、躁动等并发症状,对患者的苏醒质量产生影响[6]。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属于短效静脉镇痛和麻醉药,两药联合应用行静脉麻醉已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可控性良好、麻醉维持稳定、术后苏醒快,被认为是麻醉的一种快通道技术[7-8]。七氟烷刺激性小,同样有诱导麻醉、苏醒迅速、麻醉深度可调控、循环平稳等优点,也是用于全身麻醉的稳定药物之一[9]。近年来,临床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颅脑手患者的麻醉效果尚无明确的文献报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A 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丙泊酚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较七氟烷长,可能是由于较长时间使用丙泊酚会出现预测靶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偏离,此外,丙泊酚长时间输注后可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患者苏醒延迟。这与其他类型的手术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别,可能与手术类型、手术刺激强度及麻醉深度不同有关,这也说明了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控性高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OAAS镇定评分、以及诱导前、苏醒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时HR、SBP、DBP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研究文献结果相似,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颅脑手术均能提供较满意的麻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半衰期较短,持续输注可能出现较大剂量应用后痛觉过敏现象,药物停用后患者多会出现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因我们于术前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通过其超前镇痛作用解除术后疼痛,镇痛效果显著,也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患者苏醒期的躁动[10]。
综上所述,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其对患者的苏醒质量均有积极作用,但七氟烷较丙泊酚有更高可控性。
[1] 刘学锋,王忠义,杜永君,等.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9):1 060-1 061.
[2] 潘守俊,邵芹,黄晓晨,等.关颅期用药对颅脑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11(16):1 886-1 887.
[3] 吕宝胜,王卓强,王卫,等.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7):586-590.
[4] 侯韶平.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89-91.
[5] 甘国胜,周翔,秦明哲,等.右美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12):717-719.
[6] 冯燕春,谢闵仲,宁捷.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13,14(1):55-56;60.
[7] 杨卓成,洪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65-66.
[8] 陈受琳,胡衍辉,卢俊,等.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苏醒质量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6):432-435.
[9] 张勇,饶传华,夏泉,等.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 691-3 693.
[10] 秦树国,周颖,赵明,等.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6):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