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红权
[摘 要]以“和谐课堂,创新实践”为主题,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要善于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教学素养,通过关爱、公平、尊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兴趣、情感、探究,营造和谐的人文关系;通过质疑、对话、创新,营造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和谐 思维 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20
和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字眼,不仅是社会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更是人类文化的追求。在教育改革中,教育部门已把和谐课堂提到了日程,要求各所学校以和谐为主题,构建“美至如归”的课堂。那么,在如今的课堂中,如何才能做到和谐呢?
一、关爱、公平、尊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家人的呵护、理解和宽容,同样,一节和谐的课堂,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理解、尊重与宽容。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每堂课的效果。如果每节课都奔着关爱、公平、尊重去授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无压力地以积极的态度上课,那么课堂何愁无效果?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同理,当师生之间存在一种平等、互尊、合作的关系,学生怎能不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当师生之间有了这一种默契关系后,他们自然可以弹奏出和谐的音符,达到和谐课堂的效果。当然,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多呵护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他们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和谐的魅力,更好地构建和谐课堂。
二、通过兴趣、情感、探究,营造和谐的人文关系
语文课,作为一门工具,作为学生接触母语的主要途径,除了“双基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人文的和谐。
1.激发兴趣,尊重个性。教学苏教版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同一个课题,强调的关键词不同,学生会读出不同的理解来。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采用猜谜语、讲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赛中获得学习的兴趣。
2.注重情感,体验真谛。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这样说:“同学们,大家是否听过一首歌,它的名字叫《父亲》。(乐声响起)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到父亲和你一起欢乐的画面?是否想到父亲在你生病时呵护你的情景?是否想到父亲和你共同研究一道题的情景?轻轻地把你的眼睛闭上,你是否感受到有一束目光在远方注视着你?慢慢地把手伸出来,你是否感觉到有一股暖风佛过你的面颊?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其实是父亲送给你的蒲扇啊!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永远记住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对天下所有的父亲说:‘我爱您!在此,我布置一个任务,把这个故事讲给父亲听,然后为父亲倒一杯茶,或者给父亲洗一次脚,或者给父亲锤一锤背,或者帮父亲夹一次菜。最后,把你的感受写到日记本中,交给老师。”
人生的历程中,只有体会到情感的力量,才懂得爱的真谛,才能伴着感恩的心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3.合作探究,提升实践。以《风娃娃》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四步导学法”,第一步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第二步让学生展开合作,第三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第四步则进行延伸拓展。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掌握生字、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后,积极展开小组合作,有效锻炼了分析能力,完成实践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把握文中的难点。
三、通过质疑、对话、创新等方式,营建和谐的互动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关于课文的内容与表达,应当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心得,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疑问,通过合作对疑难问题展开研究探讨。”这强调了“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以《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是文章的中心句。笔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很少发言的学生也能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学习,每个组均推荐没有发过言的学生汇报。学生无论是准备还是讨论都非常积极,整个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在学习上实现再创新,使学生在创新过程中迅速成长。
总体来说,教师要想建构和谐课堂,就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对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依靠集体的智慧积极发现,努力创造,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充分提高对话课堂实践效率,完成“双赢”“双发展”的教学目标。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