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015-10-21 18:50张净妮佘潇马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

张净妮 佘潇 马阳

【摘要】中国的传统民居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代表着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在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开发的需要,许多地方传统民居的数量逐渐减少,这不仅是当地人的损失,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财富的损失。为了增强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在此,本文主要对鲁西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开展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鲁西北;民居建筑;空间形态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鲁西北地区石、木等建筑材料十分缺乏,又因为在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鲁西北地区,使得当地的土质较为疏松,易于采集,因此当地民居大多采用黄土作为基本建筑材料。而又由于受到黄河改道的影响,当地土壤多为沙土和盐碱性土壤,因此民居建筑的基本理念为防碱和防灾两点。又由于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兴盛,在鲁西北地区形成了临清、德州、阳谷等重要的运河码头城镇,当地许多在朝的官员衣锦还乡后修建宅院,大多模仿当时北京城内四合院的式样,这就在当地形成了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其他地方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

一、鲁西北传统民居的聚落形态

黄河最大的特点就是河内泥沙较多,而由此使得黄河流域以及周边地区土壤都由于淤泥的堆积而较为肥沃,鲁西北地区受黄河的影响,其传统农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运河开通之前,在鲁西北地区生活的人们多在池塘或是河流处采用平原农耕模式聚居,农田则大体分布在池塘周围或是分布在河流两侧,以便于灌溉,村落民居整体布局较为整齐。运河开通后,由于交通的便利,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鲁西北地区的民居风格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首先是靠近运河的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南方商人在北方定居,其建筑风格和形式也逐渐的受到南方地区建筑的影响,沿运河的民居在运河两岸一字排幵,呈线性布局,运河穿其村落而过,在河岸两边设有码头、渡口等。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运河两岸民居范围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较为大型的聚居区域,分散成为多个小村落,村落布局沿运河两岸分布,有一条与运河平行的村落主干道,与主干道相连的是多条次要街道,呈鱼骨型布局将所有住户连为一体。

二、鲁西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

1、鲁西北传统民居宅基选择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都比较注重居住地址的选择,包括居住地区气候类型、居住地区周边环境以及房屋建筑本身的布局,总体思想为“择优而居”,即选择最好、最合适的布局。

宅基的选址往往都要借助于专业人士的帮助,即风水先生。在风水学上,将山与水等自然因素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风水先生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这四大自然因素进行考察和勘测,最终找出最为符合自然和谐的一点,确定为宅基的地址。对“龙”的寻找过程称之为“觅龙”,就是通过观察地形确定地势的走向,从而确定建宅的方位。对“穴”的寻找过程称之为“点穴”,就是使得地势与地形尽量的达到和谐统一,使得住宅能够借环境的“势”。对“砂”的寻找过程称之为“察砂”,就是通过观察风向,达到“纳气”的目的。对水的寻找过程称之为“观水”,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两个水口的确定,即水的入口和出口。风水学认为水就是财,为了留住财气,必须守住水口。由于鲁西北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地表面性质均一,风向、风速的水平差异不明显,因此在“觅龙”、 “点穴”和“察砂”这几个环节都难以寻到绝佳的宅基地址,所以在鲁西北地区,古代的风水先生特别重视观水。又由于风水学认为河右为吉,河左为凶,所以河流右岸的村庄密度明显高于左岸。

2、鲁西北传统民居色彩搭配

中华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相处过程的和谐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创造物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在民居的建设中就表现为民居颜色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民国的明清时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限制,房屋建造过程中多采用青砖,在建造完成后不进行粉刷,因此大多房屋外观整体为青色。建国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砖房颜色多为红色,土房都是黄色,与当地黄土的颜色相协调,形成了一幅色彩搭配极为合理的美丽的天然图画。

3、鲁西北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

鲁西北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形式为四合院建筑,与传统的北京式的四合院最为明显的一点不同即鲁西北地区四合院多采用三进式院落,并且还建有后院。在建筑结构上,鲁西北地区四合院基本上严格按照沿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原则布置房屋和组织院落,住宅整体由院墙围成一个整体。常见的中小型四合院一般由大门、影壁、二门、东西厢房以及正房组成,鲁西北地区四合院住宅大门多设在东南角,其他结构与北京地区四合院结构基本无异。不同的是,鲁西北地区四合院有一到两间偏房较为低矮,作为仓房或者是马厩,用来存放农具、饲养牛马等。既节约实用又使院落高低有序,错落有致,体现出了四合院功能齐全的特点。

4、鲁西北传统民居的平面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外,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在建造四合院之前,户主都要事先对周围的住户和邻居进行细致的了解,然后再决定自己住宅的建筑风格。不管院落大与小,无论砖房还是土屋,不管是新房还是旧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整体外观上达到与周边民居的和谐。例如,由于采光的需求,其建筑高度往往都是由南而北逐渐升高,如果南侧一家的房屋建筑高度超过北侧,则会影响北侧居民的采光,使得邻里之间存在不和谐的因素。除了与邻居住宅的和谐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四合院内部房屋构成的和谐统一。由于农村家庭成员一般较少,对于住房数量的需求也就较低,因此其偏房多用作仓房和马厩。且正房高大,建筑形式和用材也比较讲究,偏房相对低矮,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也比较简陋和随意,很好的体现了建筑结构中的主次关系。

5、鲁西北传统民居的空间处理

(1)街巷到宅门的过渡

院门在空间上起到分隔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展示户主社会地位和审美价值的作用。在鲁西北街巷布局中,由于四合院住宅大门多设在东南角,因此院门不会犯冲,均交错开启相互避讳,双方在出入时不会相互干扰,起到过渡街巷到宅门的作用。

(2)外院到内院的过渡

鲁西北民居院落空间、尺度通过建筑、院墙和门组成。多进院落中的过厅是空间序列上的一个节点,是分隔空间的重要元素,它代表了一进院落的结束和另一进院落的起点。通过门、廊等节点的作用,丰富了空间序列的节奏和韵律。

结论

通过对鲁西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形式的改变和发展,并由点到面的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为创造适宜的现代民居建筑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明,王晋平. 浅谈晋东南的传统民居建筑[J]. 美术大观. 2012(02)

[2] 杜稳. 传统民居建筑中形式与内容以及所采用手段的辩证关系[J]. 大众文艺. 2012(03)

[3] 过伟敏,王筱倩.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的“形”的研究[J]. 南京藝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03)

[4] 刘静希,邹伟民. 凫鸟芋棘,亦动似飞——浅析巴渝传统民居建筑[J]. 群文天地. 2012(19)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
“花儿总在种子里”
浅析晋南民间宗祠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制特征
沿口古镇聚落形态探究
流动的“线”在当代首饰设计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澧水流域传统城镇街巷的空间形态文化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以城市标准面积指数和延伸率指数为指标的大渡河流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低碳视域下东北寒地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