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宇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水彩中“水”字的解释来了解水彩的基本特征,从而引导出水对水彩画的作用以及水的特征与特性在绘画中的使用,并指出,唯有此才可能充分理解水彩画的绘画要领,创作出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关键词】水 水彩 作用
“水彩”二字,一种是将水和颜料调和在纸上作画的一种形式;另一种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用水调和颜料又包括用胶调和颜料作画的一种手段,并开始了这一新画种。为何现在的水彩画技法和材料会变得多种多样?这也就是水彩画最基本的特征,而这些方法和材料的运用都是通过透明色和水。水是水彩画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水的特征与特性并且会使用它,才能使绘画要领运用在水彩创作中。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和画家的艺术修养,才能把水的不定性充分运用,创作出完整、优秀的水彩画。
水彩画家贺建国曾经说过:“我喜欢油画,水墨画,更喜欢水彩画。这是因为水彩画不仅具有油画色彩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而且其水色交融所形成的无穷变化又能充分发挥、展现世世代代东方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大象无形、‘气韵生动、‘元气淋漓、‘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①这真正表达出了水之道——清浊并吞,容纳万物,屈与不争。在水彩的世界里,水借助着水彩颜料,与之相融合,可以在画家的笔下描绘出美妙的图画。没有形状区分的水却能在画家的掌控之下展现出不同画家的风格,时而肆意流淌,时而可方可圆,时而变幻出铿锵有力的身形来,让人感觉浑然天成,并且能轻易地溶解顏料。看似在肆意流淌,却在寂静之中悄然声息的牵引着对方,使之在虚实中发生着千变万化,铺就了一片绚烂的风景。所以,画者必须通过了解水的水性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完成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近几年,水彩画的发展令人瞩目,有很多水彩画家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涵丰富;他们的画笔涉及生活的多个层面,在绘画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延伸。而在表现手段上,渐渐地从单一的具象、写实向夸张、变形、装饰、抽象的方向发展。而这些方向的发展都离不开水在绘画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没有“水”的存在,万物都不能得到生长,更何况是水彩艺术。华夏文化的原色就是水,水在水彩艺术语言上也具有优势,其可读性和趣味性较强。水还有渗透扩散性、流动性和透明性。对于绘画者如何通过这些来丰富画面效果,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扩散性,它会和客观的外在原因,像天气的温度与湿度,以及用纸的纹理粗糙程度等,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都会达到惊人的效果。其次是流动性,这种形式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大量的水融合了颜料,带动着水与颜料在纸上流动,这种不可预知的效果也很随机。虽然感觉看似漫不经心,却也是有其规律可循。“避高趋下”是水的流动方式。再次就是透明性,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与不同的颜料调和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它的这种无形无色造就了水彩画清新艳丽、透明轻快、潇洒灵动的风格。
水对中西方艺术文化也有重要影响。水彩画在西方已有丰富的历史,起源于地形画后吸收了荷兰、英国一些精巧的绘画方法,也有德国人的精确绘画、美国人的美式幽默、欧洲的浪漫主义情怀,不断完善、逐步探寻自然科学精神,汲取了各国的文化、情感与科学,使水彩画有了新的方向,致使人们了解“水彩”这一新画种的时候更加容易进行操作,流传至中国。而水在中国哲学内涵中也是非常丰富的,老子说过:“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②此段话也说明了老子对水的情有独钟,更是达到了崇拜的程度了。而他创立的道家学说也可以理解成为水的哲学,这就在于老子提出了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为何会提出这些特点呢?水可以清洗万物的浑浊,也可以使一切变得浑浊;这也使水具有神秘感,似有似无,若隐若现。而水是万物之源,可以有滋润万物的本领,同时也说明了道的真实可信性,让人感觉到恍惚,就像是隔雾看花一样忽明忽暗。虽然与万物有着相生相克的利害冲突,却也发挥着它的广阔胸怀,无欲无求的甘心居于万物所厌恶的卑下之地生生不息。“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③这句也说明了水是自然界的神,是所有生物的发源之地。在中国的哲学里,水代表了精神的灵性,有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灵力在里面。尽管水彩画在基本技法和表现理念方面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绘画的工具与方法却和中国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其才会快速取得中国画家的认可,并且被中国的广大群众所接受。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与实践,水彩画在中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其中,“水”的运用与研究对当代的水彩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也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彩画创作中,我们应该合理地应用“水”,不要走入水的误区中,一个是过分的神话水在水彩中的作用,沉迷于水的玄妙,丢弃了绘画的本质;另一个是在无视水的作用下胡乱创新,丢弃其水的本质,这也不能被称之为水彩画了,消解了水彩的特质也会损害其特有的文化品格。
总之,水以它的至阴至柔充斥着不同的文化领域,使其形成了独特的韵味,让水韵、色韵、笔韵、纸韵以及趣味之韵都达到了最大化;同时也影响了各国各地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虽然水彩画是西方流入东方的画种,但对于当代水彩来说却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出来的结晶。如何才能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界限达到中西合璧,既要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又要被西方观众所接受,这是对中国水彩画家的严峻考验,让人们在能够接受水彩画这个西洋画种的同时将民族特色也融入其中,对前人留下的成果得到继承和发扬,反思其利弊关系,从而再发展出丰富的当代水彩艺术,通过水在水彩中的作用,使“水”与“彩”用于绘画创作之中,并以此来表达每个人不同的内心世界,让中国的水彩变得多样、强劲,这才是初衷。
注释:
①贺建国.肌理——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J].中国水彩,2005(4).
②③文若愚.道德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