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竹
【摘要】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共92例,依据产妇选择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分娩、观察组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2.2%和5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并发症少,产妇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妇分娩;陪伴分娩;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39-01
分娩是妇女一生中重要历程,随着产科学发展,母婴的健康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但仍有部分产妇对分娩知识不了解,导致分娩风险增加。有研究指出[1],良好的产时服务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风险。现对我院收治的92例分娩产妇中45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7月接收的分娩产妇共92例,所有产妇均为健康产妇,依据产妇选择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7.7±1.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4±1.2)周;体重61.3~81.4kg,平均(70.5±3.5)kg;身高155~174cm,平均(162.3±1.8)cm;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6.9±1.7)岁,孕周37~41周,平均(40.4±1.1)周;体重61.5~80.9kg,平均(71.2±2.9)kg;身高154~172cm,平均(161.8±1.5)cm。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两组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有可比性,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分娩:轮班助产士常规监测产妇分娩全程,换班则交由其他助产士监测,及时对症处理并发症。观察组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①多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态度应积极热情,行产前健康教育,用可理解语言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帮助产妇及其家属了解自身情况,多安慰、鼓励产妇,缓解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②嘱产妇可适当走动,多小便以促进胎儿入盆,缓解胎头位置异常;可进食适量牛奶等易消化食物,缓解胎儿宫内缺氧;出现规律宫缩,且宫口扩大6~7cm时即入产房待产,握住产妇的手、温柔语气鼓励、安慰产妇,可对腰背部按摩以缓解疼痛;指导产妇呼吸、分娩用力要点、产妇尽量闭眼,以免头晕,加强心理支持,稳定其情绪;③分娩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娩出后,常规断脐、清理呼吸道等处理,母亲应早期与婴儿皮肤接触30min,母乳喂养20min左右。
1.3 评价指标
记录各项指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处理资料,以百分率(%)格式表示,其比较为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自然分娩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率、产后大出血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2],分娩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加之媒体等多宣传分娩存在的危险性,加重产妇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使产妇出现呼吸继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变化,进一步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缺氧、胎儿窘迫等症状,加重产妇和胎儿危险性。传统分娩模式多由家属陪同,并给予产妇安慰、鼓励,但家属多对分娩过程不了解,存在焦虑、过度紧张等情绪,对产妇的心理支持不足,不利于产妇分娩。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的全程助产士陪伴分娩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加强了助产士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知识及沟通能力,能耐心给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给产妇科学的指导,多用温馨的语言沟通交流以及按摩等温柔的动作使产妇感到心理上安慰与呵护,消除其紧张、恐惧等情绪,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同时,同一助产士密切关注整個分娩进程,可增加助产士的责任心,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全程陪伴分娩的观察组产妇,其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分娩并发症,观察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产后大出血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的产妇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彭桂英[3]的报道一致。表明全程陪伴分娩可确切提高产妇自然分娩能力,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等分娩并发症,增加产妇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但本研究中,两组阴道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与杨花兰等的报道不同,笔者分析认为,可能本次样本量较少导致。
综上所述,对于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母婴安全性高,产妇满意度高,服务质量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慧,王文革.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628例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z1):139-140.
[2]郑庆红,康有霞,李景丽等.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效果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29.
[3]彭桂英.浅谈陪伴分娩10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2):289-290.
[4]杨花兰.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