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10-21 19:58张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体会

张慧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护理方法、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3 年 10 月至 2014年10月收治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效果良好,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或转为慢性菌痢。结论: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28-01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又名急性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我国,急性菌痢仍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慢性细菌性痢疾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迁延日久未愈,或者起病时症状较轻而逐渐加重,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临床急性发病就诊者较多,现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共收治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通过加强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 2013 年 10 月至 2014年10月收治3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38.6±2.5)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患者中有18 例为福氏菌群,5 例患者为宋内氏菌群,13例患者为志贺氏菌群,所有患者感染程度均为中度或者重度感染。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

患者居住的病室应有纱窗、纱门等防蝇设备,室内保持安静、凉爽,利于患者休息。典型菌痢发作的患者有发热等中毒症状,排便频繁,疲惫无力;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均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患者用力。中毒症状,病情缓解后可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2.1.2 饮食

对于细菌性痢疾患者有频繁的腹泻并伴有呕吐时需暂禁饮食,可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果汁、糖盐水饮料,在患者大便次数减少后,可给予藕粉、脱脂奶、米汤等,在恢复期患者饮食量可逐渐增加,给予高热量、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如面条、饼干、蛋糕、豆浆、蛋汤、瘦肉末、菜泥等,设法改善患者全身的营养状况,但不能给患者进食冷饮、冷食等,以免加剧胃肠的蠕动。禁止食用可引起肠胀气和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2.1.3 皮肤护理

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发红甚至破溃,因此每次排便后,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并及时更换尿布,以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凡士林油膏或其他油剂以防肛门周围糜烂。如发生脱肛,可用温水坐浴,以消毒纱布轻揉局部使其回纳。

2.1.4 口腔护理

由于细菌性痢疾患者在发病期可因口腔不清洁、细菌大量滋生,出现口腔炎症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轻重,每天两次予患者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试液漱口,在饭前还要用温开水给予患者漱口,如果出现口唇干裂可涂石蜡油润唇。

2.1.5 消毒隔离

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隔离时间应至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无脓血及黏液,高倍视野镜下检测白细胞不超过3个,且停药后进行便常规检测,每日或隔日送检一次,连续进行便培养2~3次,直至检测结果为阴性为止。患者住院期间所排出的粪便不能随意处置,应与干漂白粉以5∶1的比例,搅拌均匀后放置1~2h后,才可以倒置厕所内冲入下水道;患者所用的餐具、被大便污染的衣物、床单及被罩也要随时进行消毒,可采用高温消毒法用开水煮烫或用“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消毒液浸泡灭菌。

2.2 对症护理

2.2.1 高热护理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常出现高热症状,出现高热时应及时处理,在严密观察下,以采用物理降温为宜,可给予患者头部冷敷、全身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浓度30%-50%),温度以接近患者体温为宜。也可给予低温盐水灌肠降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药物降温时要避免大汗引起虚脱,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2.2 惊厥的护理

引起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高热。当患者出现惊厥时,身边应有专人护理,若患者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进行清除,并给予面罩吸氧。为防止患者惊厥发作时咬伤舌头,可使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置于上下齿间,这样可以避免金属开口器过硬操作时损伤病人的牙齿。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水合氯醛灌肠,并静脉注射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应根据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酌情给予20%的甘露醇,剂量为1~2g/kg,必要时可间隔6~8h重复给药。

2.2.3 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

腹泻本身虽给患者造成痛苦,但同时有利于炎症分泌物及痢疾杆菌排出体外。对腹部绞痛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可采用腹部保暖及禁食冷飲来缓和患者过度的胃肠痉挛,也可遵医嘱用阿托品、山莨菪碱或适量镇静剂,必要时用2%盐水清洁灌肠,液体温度在38 ℃以下。

2.3 出院指导

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要根据主治医师开具的处方,帮助患者配好必要的药物,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按照医嘱服用,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病情加重,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出院后每周随访两次,继续实行综合护理。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付浩然.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8:47.

[2] 贺玲丹.牧区爆发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16:112.

[3] 陈笑芬.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783-3784.

[4] 张淑梅.头孢呋辛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8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体会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