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护理配合

2015-10-21 19:58冯学青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

冯学青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我院手术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20)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6,P<0.05)。结论:针对手术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插管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患者插管困难产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17-02

困难气管插管是指常规喉镜下,患者插管次数超过3次或者插管时间超过10min。气管插管困难是临床麻醉中常见问题,如操作不当,患者咽喉容易损伤,出现缺氧现象,甚至还会导致心跳骤停,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护理配合。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我院手术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总计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我院手术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2.1±1.5)岁,气管插管困难原因:口内肿瘤4例,咽喉肿瘤2例,颈部烧伤2例,颈部肿瘤压迫气道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2.5±1.3)岁,气管插管困难原因:口内肿瘤5例,咽喉肿瘤2例,颈部烧伤1例,颈部肿瘤压迫气道2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气管插管困难原因等方面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被详细告知研究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患者药物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①做好插管前的检查及估计:插管前做好常规检查,对气管困难程度做出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插管困难现象,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检查项目包括:患者张口度,II级以上张口困难者,需要使用可视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方法插管[2] ;患者牙齿:观察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假牙及异常牙,门齿过长或外突患者避免插管时对牙齿造成损伤;颈部活动度:后仰不足80°,患者插管较困难,提示患者增大仰卧幅度,调整至适宜角度;出现咽喉部先天畸形或咽腔炎性肿物等情况时,会阻拦插管经路。②插管前准备:使用18G软套管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将其固定,以免患者移动后脱落;做好手术准备,打开氧气阀门、监护仪,准备好吸引器及常规气管插管用具,对于插管困难者还需准备润滑剂、插管钳或异性喉镜,在插管不成功时使用。③插管配合:插管前气道必须保持通畅,以免插管困难时患者通气不畅而缺氧。困难气道的患者一般都采用清醒气管插管和经口盲探插管,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做好配合事项,全身放松,保持慢呼吸。协助医生做好麻醉工作,清醒插管一般使用1%丁卡因3次喷雾,经环甲膜穿刺注药行气管粘膜表面麻醉,但要把握剂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现象。采用芬太尼咪达锉仓等药物,达到镇痛、镇静效果,减弱患者咽喉反射,减少分泌物,方便后续插管工作。叮嘱患者深吸气面罩吸氧后,遵照静脉注射适量的插管前用药,保证插管工作顺利开展。气管插管困难者,护士应协助医师在患者颈部声门水平皮肤上将气管向下按,降低声门高度。患者呕吐物过多时,应配合医师使用吸引器将上呼吸道异物清理干净。插管后及时推注麻醉药液,注意患者呼吸节奏,防止过强刺激使得血压急剧上升,同时,最好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一切动态。

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麻醉前的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容易紧张、焦虑,进行麻醉工作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向家属简单介绍麻醉及插管过程,及时劝慰家属及患者,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

1.3评价标准

有效:术中顺利插管,患者无缺氧现象,术后体征恢复正常;一般:术中插管较顺利,患者术后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插管次数超过3次或者插管时间超过10min,甚至出现缺氧至昏厥现象。总有效率=(有效+一般)/本组患者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据调查研究,气管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在3%左右,95%以上困难气道都是在术前检查中得知,由此可见,术前的气道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护理人员要协助麻醉师做好插管前的心里护理、检查及估计、插管前准备、插管时配合等综合护理工作,让患者提高配合度,有助于缓解痛苦程度[3] 。

本组研究中,患者出现张口困难现象,是口内肿瘤过大阻拦声门所致,面对患者特殊情况,医护人员不可盲目强行插管,以免患者出现水肿、出血显现,造成气道损伤,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再进行后续试插工作。针对患者气管插管困难,使用盲探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盲目性大,不定因素多,成功率太低,插管容易失败,反复操作更会使得上呼吸道出血,并发各种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插是国际上公认的能有效解决气道困难的插管技术之一,插管时能直视气道情况,精确定位,准确性高,对患者的刺激小。但此种技术对专业度要求高,如果操作不当,会因镜杆或导管入声门受阻等原因使得插管失败,因此,操作者必须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正确拿捏。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与杨军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4] 。因而,本组研究可进一步证实,针对手术前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插管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患者插管困难产生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刘传永,厉瑛,桂莉等.困难气管插管预测方法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2):2733-2735.

[2]王雄,郝慧灵.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6):5443-5444.

[3]陶芸生,吴向南.困难气管插管的麻醉处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8):145-146.

[4]楊军,沈磊.可视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12-613.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治疗的护理措施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分析
尖锐湿疣激光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