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

2015-10-21 19:58占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防护对策医院感染

占谦

【摘要】目的 了解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为防护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提出合理的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分析2012到2014年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情况,统计各科室医院的感染率,分析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护对策。结果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率最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环境污染、仪器污染等是造成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检验科的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存在诸多感染隐患,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等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83-02

引言:感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感染者与病原体长时间接触,加之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出现波动,病原体趁机进入身体,引发感染[1],病原体的来源主要为患者的血液和分泌物等[2]。检验科医务人员长期与患者的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相接触,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现记录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2到2014年医院的231名医务人员、13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务人员和患者所在的科室进行分组。其中检验科微生物室(87例),呼吸科(73例),消化科(45例),其他科室(1353例)。各组间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调查各个科室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统计发生感染的人数、构成比及感染率,并對感染者的送检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找出主要的病原体。

(2)对发生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进行微生物检测 对科室中的空气、常用物品等进行抽样检测,采集20份样本,在无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而得知微生物的感染情况[2]。采样方法:空气采样方法:自然沉降平板法,常用物品采样方法:棉签擦拭采样。

(3)向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让医务人员写出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二结果

2.1 各个科室医院感染情况统计

共调查1558人,发生医院感染62例,医院感染率为3.98%。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有检验科微生物室(34.48%),呼吸科(15.28%),消化科(13.33%),对比其他科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2.4 检验科微生物室主要感染的原因

缺少安全管理意识、环境污染、仪器污染、检验样本自身的传染性、医疗废物的污染等是造成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

本文对造成医院感染的隐患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首先,通过统计某时间段内各个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找出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检验出造成感染主要病原体。其次检测筛选出的科室进行空气中及常用物品上的病原体,通过检测20份样品,可以与第一步检测出的主要病原体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知是否是由于工作环境造成的感染。经过统计,可以发现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的科室。这是因为检验科微生物室集中着医院绝大多数的标本,其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医务人员在进行检验时,容易发生意外,造成人体感染或者环境、仪器污染等。所以说,找出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少安全管理意识、环境污染、仪器污染、检验样本自身的传染性、医疗废物的污染等。

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隐患,现制定以下防护措施:(1)严格标本存放时间:送检标本必须保证检验前存放时间≤15min,如工作较繁忙,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送检时间,交叉进行。(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检验科微生物室医务人员工作期间,身着隔离衣,佩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直接接触送检标本。(3)依据标本可能的病原体进行标本分类: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因此对可能存在不同病原体的标本分类处理,可有效减少因为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感染[3]。(4)严格手消毒:污染的手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3-5]。所以在检验工作完成以后,应当仔细清洗,避免病从口入。(5)处理好医疗废物:在进行检验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在检验完成后,应按照工具的种类进行分类处理。

总的来说,检验科微生物室是医院中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存在较多的隐患。可以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手消毒,加强检验室内的消毒,可以有效的减少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冯修猛,闫海润,金红,等.医学院校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39-2440.

[2]韩利蓉,吴穷.临床实验室标本采集窗口生物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80.

[3]贺涛,刘静.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52.

[4]郭云.浅谈医院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63-264.

[5]杜艳.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2-103.

猜你喜欢
防护对策医院感染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x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x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