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015-10-21 19:58李学梅王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

李学梅 王琰

【关键词】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66-02

抗菌藥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一类药物,分为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

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1.1 合理用药 本人在锦林医院的门诊中经常看到,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用药者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病系病毒感染所致,并未合并细菌感染,无应用抗菌药的必要症候。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非但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会影响或加重某些病症患者的病情,如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肝功能恢复。另外,很多疾病如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等未合并感染的情况下,预防用药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和不良反应。

1.2 用药不合理 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比如给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用抗生素品种、剂量不准确。

1.3 用药起点高 频繁更换抗生素,不断升级,能用第一或第二代抗生素的,用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抗生素,发现疗效不明显很快更换级别高的抗生素。

1.4 联合用药不当 抑菌剂如红霉素和杀菌剂头孢霉素联合应用。

2 合理应用抗生素

2.1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每一种感染性疾病可能由不同致病菌引起,所以应根据具体的疾病,取血、尿、痰、脓液、脑脊液等检查病原菌并做药敏测定,每一种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如在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其中耐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均100%耐药。在临床中如不能及时检出病原菌和进行药敏试验的,也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和感染部位先选用抗菌药物,对严重或混合感染应首选广谱杀菌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疗效、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2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选择药物 耐酶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而氨苄西林对肠球菌的作用则比青霉素强。再如头孢菌素,第1代头孢菌素由于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差,一般不作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经验用药:第1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第3代头孢菌素,但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不及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而第3代头孢菌素则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在第3代头孢菌素中又以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最强。第4代头孢菌素对绝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包括产β一内酰胺酶耐药菌株及铜绿假单胞菌。

2.3 根据抗菌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选择抗菌药 在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抗菌药物一般浓度较高.这些组织的感染一般较易控制:而在血供差的组织如骨、前列腺和脑脊液中则较低,不易达到杀菌或抑菌浓度。因此在选用的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敏感的前提下,应结合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选择药物,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等在骨骼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故在治疗骨感染时可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情况,选用上述在骨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及四环素等在前列腺中可达较高浓度,故细菌性前列腺炎可根据病原菌选用上述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甲硝唑、替硝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等较易透过正常血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在脑炎发生时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等也可透过血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因此上述药物可作为颅内感染的选用药物。

2.4 根据药物的代谢特点合理给药 为了保证抗菌药物给药期间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最大的抗菌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应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间隔。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等应一日内多次给药;对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多为一日剂量一次给药;对时间依赖性弱且半衰期较长或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尼西钠和阿奇霉素等可选择一日一次给药。

2.5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正确的预防用药可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避免术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 需要预防用药的手术包括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到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者。不合理的手术预防用药主要表现在手术前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不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南》的“分类选用,短程用药”原则。一般情况下,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适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手术后无需长期用药。

2.6特殊情况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2.6.1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肾功能减退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抗菌药物对肾脏毒性的大小,肾功能损害对抗菌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对药物清除的影响等。

2.6.2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给药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6.3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此类抗菌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肝功能不全对该类药物动力学的影响等,尽量选用主要经肾脏排泄且毒性低的品种。

2.6.4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新生儿患者選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新生儿迅速变化的病理生理状态、新生儿抗菌药物动力学特点如肝脏代谢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与成人的差异,以及抗菌药物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

2.6.5妊娠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妊娠期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妇女药物动力学变化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2.6.6哺乳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必须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安全、在乳汁中浓度低的药物,如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注意调整用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可使婴儿可能接触药物的量降至最低。

2.6.7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感染程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具体情况,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使用,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杀菌剂,并依据肾功能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目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完善各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章制度,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无论医院管理者还是临床医务人员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人类是否会回到“无抗生素时代”,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身心健康是否有保障的问题。追其过度使用的原因很多,我们应尽反思,积极参与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这项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工程中。减少因不规范的使用或滥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发挥每一种抗生素的作用,保证每个感染患者的救治疗效。

参考文献

[1]唐荣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医药导报,2006, 25 (1):76-78.

[2]孙捷文, 陈丽平.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误区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58-159.

[3]谷君英.浅谈如何使用抗菌药[J].医药世界,2006,8;10.

[4] 郭永胜.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及其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91-192.

猜你喜欢
抗菌药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抗菌药随意停减不可取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专家点评抗菌药五大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用抗菌药小心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