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齐艳平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82-01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危重疾病,往往来势凶险。一般都是突然发病,病人表现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面色苍白。心律失常,昏厥甚至猝死等,同时给病人带来痛苦的折磨与复杂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濒死的恐惧等,都会直接影响病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程度,护理学亦从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关键的一点在于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1] ,即护士与病人要充分交流思想,以得到互相了解,使病人安心接受治疗,护理与合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心肌梗塞患者24例,其中男22例,女2例,年龄为43岁-74岁,平均年龄56.7岁;梗塞部位:下壁5例,广泛前壁+下壁5例,前壁+前间壁5例,前壁+前间壁+高侧5例,下壁合并右室4例。
2观察病情及护理
2.1 卧床休息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第1周病情极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我们曾收治一位63岁的男性患者,患者发病前身体状况非常好,加之发病时无剧烈的胸部疼痛,所以不能很好的配合卧床休息,于入院的第2天下午下床活动时发生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脱离了危险。且注意保持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2.2吸氧持续吸氧3 L/min-5 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防止并发症由于心肌广泛坏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引起低血压,因此需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有并发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30min监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延长观察时间。无并发症每隔lh~2h测量一次。对疼痛患者,遵医嘱给哌替啶止痛,防止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引起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
2.4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所以护士必须熟悉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在心电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警觉和敏锐,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心电图记录下,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
2.5防止便秘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所以易发生便秘。除合理饮食外,无糖尿病者每天清晨给予蜂蜜20 ml加温开水同饮,并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也可给予麻仁丸口服,以保持大便通畅,提醒患者切忌用力排便,否则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有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心电监护下I:1含硝酸甘油片0.5 mg以保证安全。
3健康教育
3.1心理指导: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对于心梗病人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病人住院的不同时段给予不同的指导,如人院宣教、用药前后指导、处置操作前后告知、出院前指导、出院后电话回访等。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思想波动及病情变化勤沟通、勤指导,使其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2饮食指导: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举措。指导病人进食清淡、低脂、低胆圊醇食物,胆固醇每天不超过300m异,少食动物内脏、蛋黄、肉皮等;多食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指导患者饮食不宜过饱,应少量多餐。
3.3排便指导:保持大便通暢、预防便秘是防止病情加霞的重要内容。嘱病人经常饮水,多食香蕉、西瓜、苹果等。如无糖尿病可适当饮蜂蜜水。经常为病人做腹部环形按摩,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便秘时及时告知护士,可遵医嘱适当使用开塞露,小量灌肠等方法,保持肠道通畅。
3.4睡眠指导:晚餐指导病人饮食清淡,不可过饱,适当进汤汁食物。睡眠体位宜采用头高足低右侧卧位,已出现心衰者则宜采用半卧位,避免左侧或俯卧位。另外,清晨是心肌梗塞的多发时刻,因此,护士应指导病人早晨清醒时,不要急于坐起,先仰卧5-lO分钟,活动四肢,然后慢慢坐起,缓慢下床。
3.5预防保健指导:与病人讲解疾病发生的诱因、症状及应采取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寒冷、饱餐、过劳,少生气、动怒,饮食清淡、戒烟、限酒等。另外,要指导病人学会一些简便的治疗方法,如穴位按摩,一旦发病且身边无药的情况下,可暂时缓解病情。常选穴位有内关、膻中、肺俞、心俞、厥阴俞等穴,用力点按3-5分钟,间歇1分钟,能达到止痛、调整心律的目的。
3.6出院指导:冬春季节温差大,易诱发本病,因此,指导病人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另外,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饮浓茶、咖啡,生活规律,保持心态平和,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坚持按时服药。掌握一套身体锻炼的方法,如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4讨论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也由以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3] 。近几年来各地逐步开展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尽力解决患者的机体和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早日康复。通过本组研究加强对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延缓了病情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患者掌握了心梗的防治知识,在临床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行桂荣.对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12,12(6):433.
[2]杨永红.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0(5):1233.
[3]高柏青,黄津芳,唐建华.老年冠心病猝死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33(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