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
【摘要】 目的:对我院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 年3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2例,对其实施灌注前护理、心理护理、灌注中护理和灌注后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未见药物性皮炎和化学性尿道炎发生,无膀胱挛缩现象,无尿道狭窄。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后膀胱灌注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灌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37-01
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上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于泌尿生殖系肿瘤的榜首,同时位于恶性肿瘤的第9 位。膀胱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有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腺癌和膀胱鳞状细胞癌 3 种,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且患者数目占总膀胱癌患者数的90%以上,因此,膀胱癌主要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外科手术是治疗局限期膀胱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后,约有2/3患者复发,因此常用定期膀胱灌注治疗防止复发,目的是发挥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笑病灶或原位癌,从而减少膀胱癌的复发,使之成为膀胱癌整体治疗的有效组成部分。为避免患者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降低其治疗不适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舒适度。本文就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男18 例,女14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38.7±1.4 )岁。其中23例患者为单发浅表肿瘤,9例患者为多发浅表肿瘤;其中27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5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患者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等级均为Ⅰ~Ⅱ级。 手术1周后给予患者胱灌注化疗。
1.2 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针对膀胱癌有其多发性、易复发性、且需长期反复治疗的特点,护士需耐心向患者介绍膀胱药物灌注的必要性,不隐瞒病情,让患者了解膀胱灌注化療能使药物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且全身吸收量少,不良反应少。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取得信任与合作,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1.2.2灌注前护理:灌注应在早晨进行,嘱患者灌注前排空膀胱尿液,清晰会阴,治疗前4h少饮水,避免尿液生成过多稀释药物,缩短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的时间。注意药物温度,以20~25℃为宜,减轻膀胱刺激。灌注前,适当隐蔽的环境有利于减少暴露隐私带来的紧张感。同时护士在配化疗药物时要注意自我保护,戴双层胶手套等防护,避免污染。处于经期的女性患者或有泌尿系统感染时应禁止灌注。备齐所用无菌导尿管,选择较细的8~10号导尿管最适宜。
1.2.3 膀胱灌注的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最大程度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倾听患者主诉,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如果患者感觉尿急、尿痛明显,可用利多卡因从尿道口灌入起表面麻醉的作用,以减轻患者的尿痛,灌注药液后再注入10ml 空气,以免药液残留在尿管内,气体还可以使膀胱壁扩张,有利于药液吸收。灌注完毕后,将尿管末端反折后拔出尿管,协助穿衣。
1.2.4 灌注后的护理:灌注药液后嘱患者保留 2 h,平卧 15 min 后多次变换体位,先顺时针方向,右侧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各 15 min,再逆时针重复一次,确保卧床 2 h。 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各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灌注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膀胱刺激征及全身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人,注意有无发热、腹痛、血压降低、休克等,如为药物过敏所致,应立即停止药物灌注,放出治疗药物,按休克进行抢救。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解,使患者了解治疗后不适感觉产生的原因与治疗效果的关系,不适感觉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疼痛感,严重时发生血尿,产生原因为药物反应和尿道插管造成尿道黏膜损伤。此外,护理人员还要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避免其吸烟、喝酒及使用辛辣食物,确保饮食的清淡,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主。
1.2.5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膀胱灌注后鼓励患者多饮水>3500ml/d,以加速尿液生成,稀释尿液中药物的浓度,减少药物对膀胱、尿道黏膜的刺激。护士或家属要经常提醒患者及时排尿,养成经常排尿习惯,降低膀胱内诱癌物质的浓度,并减少其与膀胱黏膜接触的时间。嘱患者严密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及尿道口有无红肿,一般这些症状膀胱灌注后 2 ~3d 消失,如持续尿频、尿急、尿痛、血尿2d 以上,嘱患者要及时就诊。护士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告知医生,按医嘱适当减少药物的量或延长治疗间隔时间。
1.2.6康复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复发并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预防感染。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每天温水清洗外阴。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忌烟禁酒、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教会患者自行观察排尿情况及尿液颜色、性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来院诊治。
2. 结果
经过治疗,32例膀胱癌患者均康复出院。经过1年的回访,2例出现轻微的膀胱刺激征,大量饮水后消失。未见药物性皮炎和化学性尿道炎发生,无膀胱挛缩现象,无尿道狭窄。
3. 讨论
膀胱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其治疗时间较长,且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膀胱肿瘤术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其主要是经过对化疗药物的灌注而实现局部治疗的效果,从而减少肿瘤的复发现象。临床实践认为针对膀胱灌注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不仅利于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对避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有着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患者的认识,进而对复发率进行控制,本次研究结果也支持这种方法。
综上所述,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后膀胱灌注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洪艳辉.膀胱肿瘤患者中断膀胱灌注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03:547-548.
[2]王敬利.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4,02:146+148.
[3]孙明臣,李作吉,宿翠芳,孙桂臻.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的方法改进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22-324.
[4]王静.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