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 王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8-01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抢救多发伤病人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79岁。受伤部位有头部、胸腹部、脊柱、四肢、骨盆等,其中以颅脑损伤为主12例,胸部损伤为主24例,腹部损伤为主1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经抢救好转28例,需手术治疗15例。
2概念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1],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各部分损伤互相影响。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死亡率分别为49%、60%、68%和71%,因此为了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专科进一步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3急救护理
3.1现场急救 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病;争分夺秒,就地取材;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加强途中监护详细记录。急救护理必须迅速、果断、准确、有效主要是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外出血等,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
3.2途中转运 途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要迅速解开或剪开衣服,立即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舌根后坠者可放置口咽管。血压平稳无禁忌的患者,可取半卧位,休克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充分給氧(持续低流量)。控制外出血,伤处用敷料压迫加压包扎。多发性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时,用胸带固定,胸部有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厚无菌敷料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3.3病情观察
3.3.1胸部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有节段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由此引起的反常呼吸,张力性或开放性血气胸。
肋骨节段性多发骨折,体征明显,常发生反常呼吸,每多一条肋骨骨折,胸腔脏器伤的发生率可增加10%;注意观察呼吸运动时有无胸廓塌陷等;半卧位;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按闭式引流护理),注意观察血性引流的量;闭合损伤:用胸带固定,止痛,有利于呼吸;并发症:肺部感染,应给予定时雾化吸入,以利于排痰,协助抗炎治疗。
3.3.2 颅脑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 ,伤员的神志是清楚还是昏迷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来院时清醒,伤后有昏迷史,应检查有无脑神经的病理反应,更应注意颅内损伤体征的继续出现; 每15-30分或1小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脉博、呼吸; 如果伤后清醒,来院昏迷或伤后立即昏迷,并持续加重,则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果伤后出现昏迷,症状持续不变,则有脑干挫伤的可能;如果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软瘫或痉挛,脉博沉而慢,表示颅内压增高到危险程度,有紧急开颅的指征。
3.3.3腹部外伤为主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
吸氧,开通二条静脉通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变化等;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博,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减少搬动;密切注意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2];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4. 小结
多发伤不是单独伤的相加,而是指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创伤,因此,如不及时抢救,患者的死亡率极高。我院急救科抢救的伤病员采取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等治疗方法,其治愈率达到90%.因此,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成为治愈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的主要手段。在急救护理方面,我们的经验是要提高对严重胸腹多发伤的认识。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2个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3 h内,为提高存活率,关键的一点是要能抓紧伤后“黄金1 h”内的紧急救治[1]。加强救治中的护理环节,提高护士对伤情观察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主动、及时、有效的进行医护配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2]。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7778.
[2]唐令凤。严重胸外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