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芳 马腾 崔娟娟
【摘要】目的探讨透穴法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麻痹性斜视患者7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使用“透穴法+高压氧”综合治疗,B组使用西药局部注射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两组麻痹性斜视患者经两种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随访24个月后未见复发,并且A组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结论“透穴法+高压氧”综合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良好,能使眼肌功能迅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透穴法;高压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86-01
麻痹性斜视(paralytic)是一种部分性或完全性麻痹所致的偏斜,多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病变而引起,这种眼位分离性病变多在眼外肌功能麻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临床中的常见眼病。目前,中医称此病是因为脏腑虚而邪入目,风邪闭阻经络,从而导致筋脉麻痹或痉挛,因此风中经络是此病的主要原因,而风邪又多挟瘀、挟痰,因此治疗以祛风活血化痰和祛风活血通络为主;西医对此病的治疗采用三磷酸腺苷、抗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激素等治疗,疗效虽尚可,但具有并发症,并且治疗时间较长。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应用“透穴法+高压氧”综合治疗麻痹性斜视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麻痹性斜视患者72例,其中男性34例,女38例,年龄49~86岁,平均年龄(52.20±7.42)岁。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重症肌无力所致眼肌麻痹患者,且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透穴法+高压氧”综合治疗,B组使用西药局部注射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1.3治疗手段
A组:“透穴法+高压氧”,穴位选取瞳子髎透太阳、太阳透悬厘、四白透承泣、阳白透鱼腰,进针深度1.5-3cm,待眼睛有酸胀感觉后停止进针,再施提插平补平泻法,捻转是其禁忌,患者感覺酸麻胀重后,间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完整疗程,等待两个疗程后判断治疗效果[1]。同时,辅以高压氧,选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每次加压20分钟,加压后稳压70分钟,20分钟后减压。待其加压至0.22MPa(2.2ATA)以后,注意稳压吸纯氧60分钟,需休息10分钟,减压吸氧10分钟,每日一次,10日为一个完整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治疗效果。
B组:于麻痹肌止端附近或肌腹内或者麻痹眼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肌苷20mg,每日一次注射,10日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4评价标准
比较患者代偿头位消失天数、正前方及下方视野区复视消失天数、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天数、各方位复视完全消失天数,在随访24个月后未见复发的前提下,可表明所需时间越短其疗效更优。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麻痹性斜视患者经两种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随访24个月后未见复发,并且A组患者代偿头位消失天数、正前方及下方视野区复视消失天数、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天数、各方位复视完全消失天数等症状方面均明显短于西药治疗。
P<0.05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脏腑虚而邪入目,风邪闭阻经络,从而导致筋脉麻痹或痉挛,从而选择具有调节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的穴位疗法,从而扶正祛邪提升自身的抗病能力。通过穴位针刺,调节眼部经气,协调近治和远治。四白、承泣均位于瞳孔直下,睛明、攒竹均位于目内眦旁开,阳白、悬厘均位于肝胆经之上,为目疾治疗要穴,针刺四穴可迅速缓解眼部及头晕症状。瞳子髎为手太阳经、手足少阳经脉之会,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经脉之会,两穴均在眼眶缘内取之,针此二穴能激发诸脉之经气直达病所。鱼腰、太阳、球后穴均为头部颈穴,目疾之奇穴,诸穴合用可共奏奇功[2]。
高压氧治疗麻痹性斜视的可能是因为其能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的氧利用率,修复受损的麻痹肌细胞,减缓失去神经支配效应肌肉的纤维化和萎缩,从而恢复其功能。同时,还可提高血液中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从而纠正麻痹肌及其支配神经的缺氧,增强神经组织的有氧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增生和轴索再生[3]。
综上所述,“透穴法+高压氧”综合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良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沧霞,眼肌直刺为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07-08-16.
[2]李莉,量化针刺法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研究.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2011-07-02.
[3]吴瑜瑜,高压氧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系列研究.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