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4例的疗效观察

2015-10-21 20:03蔡业海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

蔡业海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0.6%),而观察组发复发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6%),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45-0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都是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复发率较高,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不显著,极易复发,因此临床上一直主张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过去临床上采用的上颌窦根治手术、筛窦开放手术、鼻息肉摘除手术等传统的根治术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很难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近年来,鼻内窥镜由于手术视野清晰、病灶清除率高等优点受到临床很多学者的关注。为进一步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51岁,平均(31.6±4.9)岁;患者病程最短1年,最长达20年,平均(3.4±2.9)年。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2岁,平均(31.3±4.6)岁;患者病程最短1.1年,最长达19.2年,平均(3.2±2.4)年。两组患者觉得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对比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1.2.1观察组。鼻腔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对眶下神经、蝶腭神经节进行神经节阻滞麻醉,在鼻內窥镜的引导下,逐一切除鼻息肉,将钩突、病变筛房切除。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上颌窦、前筛窦、后筛窦开放,并且将自然口扩大,将都腔内脓液、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干净。若发现鼻中隔偏曲应进行纠正。采用止血纱布覆盖止血,并且医用海绵进行填塞止血,术后需要填塞两天左右,取出鼻塞填充物后,应连续两周给予1%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将中鼻甲切除后,将蝶窦口半部暴露,将蝶窦前壁切除,然后将前后筛窦先后开放,将额窦口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口,采用上颌窦根治手术治疗,术后也需要连续两天填塞鼻腔。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内窥镜检查显示窦腔没有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正常,且黏膜上皮化。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经内窥镜检查显示局部出现水肿、肥厚,窦腔有部分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经内窥镜检查显示,窦口闭塞或狭窄,窦腔有很多脓性分泌物,术腔粘连。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0.6%),而观察组发复发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6%),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炎症、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是导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发病机制,传统的根治手术操作对于患者中鼻甲、鼻腔黏膜的损害很大,对于患者的生理结构也有很大的破坏,手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传统手术的术野较小,往往很难彻底处理上颌窦开口以及窦口鼻道复合体,残留病变组织,复发率极高[2]。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内窥镜的照明效果很好,镜头比较细小,但是可以成倍的扩大视野,在术中可以清楚、仔细的观察病变部位的所有情况,及时一些隐蔽的病变部位或者较深的病变部位也可以直视。因此,鼻内窥镜下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中鼻甲内、鼻腔内黏膜,也可以将息肉内残留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干净。这样的话,有利于保护患者鼻腔的生理功能,也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本组研究显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对比传统根治手术提高了23.5%,术后复发率降低了14.7%,与白广平等[3]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因此,鼻内窥镜下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理想方法。

笔者认为,鼻内窥镜下手术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创伤小、病变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在手术治疗中应注意术前进行CT扫描,全面了解鼻腔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病变范围等情况,而且术者需要熟练掌握鼻窦生理解剖特点,保证术中将病灶彻底切除干净,避免术后复发。

参考文献

[1]袁伟,张学渊,魏运军,等.异常中鼻甲矫治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8(7):364.

[2]王小飞.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O11,34(15):43-44.

[3]白广平,李俊,董频.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80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3):242-243.

[4]刘春华.内窥镜鼻窦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3,25(6):856—857.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