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翠 石君华
石君华,湖北省中醫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复杂性尿路感染等肾系疾病。笔者有幸跟随侍诊,仅就老师门诊2份病例介绍如下:
病案1:李某,男,28岁,2014.09.16初诊
主诉:膝关节疼痛半月。
现病史:患者半月来出现膝关节变天(阴雨)时疼痛,汗出畏冷,未见明显起疹,无手指小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紫癜肾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120/70mmHg,未见明显起疹,舌红苔黄,脉细。
辅助检查:2014.09.14我院尿液分析:红细胞2+。
诊断: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医诊断:紫癜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
处理:1.少辛辣饮食,预防感染。
2.中药:
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泽泻10g
山药15g茯苓15g山茱萸15g丹皮10g,
赤芍15g白茅根30g黄芪30g党参30g,
当归15g白术10g薏仁20g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014.09.30复诊:患者诉膝关节变天时已无疼痛,汗出畏冷明显好转。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处理:嘱患者少辛辣饮食,预防感染,不适随诊。
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伴血尿、蛋白尿,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本病属气阴两虚兼湿热证,治宜滋阴益气,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黄丸、参芪地黄汤合三妙丸加减。《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病位在肾者多属虚火,宜滋阴降火。离经之血多为瘀,不能一味的补,应有补有泻,如六味地黄丸方义,白茅根止血且利尿。此外滋肾阴治血尿时需要加利湿药。
病案2:吴某,男,52岁,2014.10.07初诊。
主诉:自汗、乏力2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2年来汗出明显,以白天为主,乏力,近1周加重,偶有耳鸣,眠差,不咳,无胸闷心慌,饮食多,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155/110mmHg,HR80bmp,心率齐,甲状腺右侧叶I肿大,双下肢不肿,舌胖大苔根黄,脉细弦。
辅助检查:2014.9.24我院尿液分析:尿蛋白(-);肝肾功能正常;血脂高。
诊断: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自汗证气阴两虚兼湿热证
处理:1.查甲状腺功能:T3、T4、TSH正常。
2.低盐、低脂饮食。
3.控制血压:缬平5mgqd;维尔亚4mgqd。
4.中药:
当归10g黄柏10g黄连5g黄芪30g
生地15g怀牛膝30g杜仲15g山药15g
茯苓15g山茱萸15g丹皮10g浮小麦30g
枣仁15g柏子仁10g
14付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2014.10.21复诊:自汗好转,体力恢复,耳鸣好转,睡眠较前好转,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BP128/80mmHg,舌胖大,脉细。
处理:1.继续降压治疗。
2.中药上方7付,巩固治疗。
按:患者中年男性,出汗、饮食多,眠差,甲状腺右侧叶I肿大,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故查甲状腺功能排查。本病中医属自汗证范畴,患者自汗、乏力、眠差,舌胖大苔根黄,脉细弦,证属气阴两虚兼湿热证。主方当归六黄汤合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怀牛膝、杜仲补肝肾,浮小麦、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敛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