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魏巍
【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结论:对婴幼儿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肿胀;原因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88-02
婴幼儿静脉给药是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由于婴幼儿血管细短、管壁薄、不易固定,同时患儿易动、哭闹以及药物的刺激性作用和某些理化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等,造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高,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有肿胀感,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通过对婴幼儿静脉输液的观察及护理,发现对婴幼儿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现总结如下。
1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患儿因素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皮肤薄,血管短且不直,以及家长的紧张都无形中给了护理人员很大的压力等原因,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加之患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固定后易脱落,加之衣被包裹不易被观察,使其更易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无法表达不适的感受,所以小儿输液渗漏多于成人,严重外渗者也多于成人。
1.2药物因素药物的渗透压,浓度,药物的配伍及其输入液体的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增加输液外渗的发生几率。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静脉高营养体液等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技术因素(1)缺乏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或巡视不到位,交接班不详细,均易发生静脉外渗。(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未使用留置针,据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两倍(1)。(5)婴幼儿输液时常使用夹板固定,易遮盖压迫输液部位,不利于观察;(6)使用输液泵时,由于机器对外渗不能识别,肌肉松弛,药液渗出时不报警。(7)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4疾病因素长期患慢性疾病的患儿(白血病、肾病、结缔组织病等)血管损伤严重,触摸时感到有紧绷和硬化感,此情况说明,静脉内膜的瘢痕会给穿刺成功带来很多困难。
2减少外渗的预防措施
2.1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伤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留置针,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并导致破损,已发生外渗者不在同一血管的远端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同一条血管避免多次穿刺。
2.2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2.3加强护士责任心经常巡视病房,检查输液部位,凡是输入刺激性强药物时,严格床头交接班,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除护士加强巡视观察外,有家属陪伴的,多与家长沟通,教会家属保护和观察静脉输液部位。
2.4讲究拔针技巧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因而减少甚至去除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機械性切割损伤。
3护理对策
3.1小范围外渗先用0.5%爱尔碘消毒针眼后,再按实际情况处理,(1)外渗的药液是普通溶液的,用喜疗妥乳膏适量外敷患处,轻轻按摩,6~8h一次,外敷范围等于或大于肿胀部位,避开针眼及皮肤破溃处,肿胀很快会消退。(2)外渗的药液是特殊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含钾液体等),肿胀处需每小时外敷喜疗妥乳膏一次,轻轻按摩,外敷范围应大于肿胀部位,避开针眼及皮肤破溃处,肿胀也会消退。
3.2大范围外渗先用0.5%爱尔碘消毒针眼,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处,再用药液(0.9%NS100+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5ml)将纱布湿润后持续湿敷于患处,每小时与喜疗妥交替外敷患处,外敷范围大于肿胀处,肿胀处逐渐会消退。也可用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10mg局部环形封闭,封闭注射时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用于化疗药物渗漏效果显著(2)。
3.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水疱大的,在无菌操作下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每日两次。
3.4局部组织出现坏死者应尽早彻底切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支加生理盐水20ml冲洗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每8小时换药一次,可使创面早期愈合。
3.5健康教育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患者,他们没有自控能力,所以外敷期间需要家长配合,保持患儿局部清洁,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渗出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恶化医患关系。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对病人造成医源性损伤。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南方医学报2004.11(1):10-11
[2]李尚娣周月琼曾飞燕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甘露醇外渗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1.7.20-21
[3]王薇刘芝军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医学杂志,2002.17(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