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及预防

2015-10-21 20:03周宁希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防错误

周宁希

【摘要】检验室的检验结果对于临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诊断及治疗患者疾病有着重要的决定依据。随着新型医疗分析仪的研发和使用,使临床检验也得到了发展,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产生各类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准确率。但是不合格的标本也会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误差,从而造成了临床上的误诊、错诊,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关键词】血标本采集;错误;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55-01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检验工作已经渗透临检、生化、免疫、血液、血库、镜检等多方面学科,检验医学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加直接的科学依据,做好标本的采集工作,减少误差,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1血标本采集的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断疾病的方法日益增多,但以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必要的检验配合做综合分析,是基本的临床诊断方法,因此,检验是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而检验结果与标本采集有着密切关系。标本采集的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要正确,采集各项标本均应该按照规定要求做到按时采集、及时送检。

血液标本在采集的时候主要根据检验目的的不同来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动脉血标本主要作血液气体的分析,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是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在临床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三种,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全血只有在红细胞内成分与血浆成分相似时才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用全血,一般临床化学分析多不用全血。

2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

2.1跟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出错

当前检验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临床医生就很难对检验医学有全方位和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检验医学人员与临床医生一起不断去研究检验方法,通过二者相互沟通,对实验方法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经验总结、寻求证据,并把最合适的检验项目提供给临床,并主动与临床进行沟通,接受临床的反馈。所以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采集的标本就会不准确,从而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检验医学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出现误差都会直接影响结果的可靠性。随着检验科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高质量商品化学试剂盒的选用,人员素质的提高,试验中误差明显减少,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所以检验医生与临床医生必须要加强沟通,以确保检验的正确性。

2.2患者准备不当

患者的准备工作就是规范采集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采集检验标本之前,患者的生活起居、生理状态等对标本的质量均至关重要。有些血液成分日、夜间的生理变化比较大,为了准确反映患者的临床状态,标本采集时应该相对固定某一时间,非急诊患者不应该随到随抽血送检,随机抽取的血样有很大一部分是乳糜血,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严重脂血的标本还可能堵塞检测仪器的检测部影響仪器的正常运行。

2.3其它原因

在凝血功能测定中,常有一些标本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儿童和新入院患者标本,由于小孩采血难,新患者入院时需要检查项目多,最易发生抽血量不足,使得各种检验结果不准确。其次,还有一些标本溶血,溶血可使LDH、HBDH、血K+等值异常升高,而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就是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比如压脉时间过长,采血不顺利、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等造成的溶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采血部位不当所造成的标本采集错误,在标本收集前,临床医生应该及时嘱咐患者采集标本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在整个采集标本过程中,应该标准化操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检验要最大限度地服从临床要求,根据临床的申请单认真进行标本采集检测、分析报告结果,如果发现不符合常规的异常结果时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并及时跟临床医生、护士联系,查找原因。否则就会出现一些诸如采集错误、贴错标签等,直接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

3血液标本采集错误的预防

在检验过程中,为了避免血液标本采集错误的产生,应该做好标本采集的防范工作,检验工作人员应该杜绝怠工、消极工作状况的发生,并积极与临床的医护人员沟通,在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该按照标本采集的标准严格进行标本采集,检验科与临床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沟通,不仅可以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同时实验室也可以从临床上获取更多宝贵的信息,提高检验质量不仅是检验科本身的工作,还与全院的工作密切相关。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应该查看检验单,询问病史,查对检验单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于病人是否吻合,耐心检查询问空腹情况等都应该严格按照标本采集的标准来进行;作为检验科室,应该制定并严格按照《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来执行;在采集完成标本后,必须在离开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禁止闲杂人等非医护人员接触标本,保证标准不受任何污染的情况下来进行检验。

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应该加强采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不断建立和健全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使护理质量和检验质量都得到同步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力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验标本留取前的准备,把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讲解清楚,从而进一步避免血液标本采集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冬梅.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13,8(12):66-67

[2]王桂珍.提高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7,16:56-57

[3]张灿康.采集血液标本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10,10(09):35-36

猜你喜欢
预防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我会找错误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纠正关于e的一种流行错误
“怒”与“努”
“浮”字等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