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里里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烧伤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诱因,并总结得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发生院内感染的40例烧伤病人的情况,找出感染因素,并总结护理经验,得出护理对策。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烧伤面积大小、病原菌的多少都会对感染率产生影响,而且患者的感染部位一般为烧伤创面。结论烧伤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既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医院护理不当的因素,医院应当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力求降低烧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提高烧伤病人的治愈率。
【关键词】:烧伤;院内感染;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47-01
烧伤患者感染一直是烧伤临床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在被烧伤后,免疫力会下降、皮肤亦会受到损害、烧伤创面裸露,对微生物的侵入抵御力下降,而且由于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病株和条件致病菌的机率增大,因而烧伤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有所增大。本文就针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发生烧伤感染的病人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临床护理经验,为提高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烧伤治疗的患者有24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60例,女性患者有80例,年龄在2个月~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47岁,其中爆炸致伤7例,电烧伤5例,石灰烧伤3例,火致伤50例,生活性烧伤175例。发生院内感染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经过我院的临床护理后,都已痊愈出院。
1.2一般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烧伤感染患者的历史临床资料,调查与感染率有关的影响因素,就烧伤面积、病原菌感染、烧伤创面等几个可能因素进行研究。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即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烧伤患者中烧伤面积小于20%的有60例,其中发生感染患者3例,感染发生率为5%;烧伤面积在20%~50%之间的有160例,发生感染患者26例,发生率为16.25%;烧伤面积大于50%的有20例,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55%。由此可见,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感染概率比中小面积烧伤者感染率明显要高。
从40例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上培育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的构成有以下几种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有7株,构成比为17.5%,金黄色葡萄球菌有7株,构成比为17.5%,肺炎克雷伯菌有6株,构成比为15%,铜绿假单胞菌有5株,构成比为8.33%。
在烧伤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中,烧伤创面感染的有35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87.5%,深静脉穿刺感染的有2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5%,血液感染的有3例,感染部位构成比为7.5%。上述数据证明,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是烧伤创面。
3讨论
3.1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3.1.1患者因素
(1)患者烧伤后,皮肤缺损,皮肤表层屏障遭到破坏,再加上血浆大量流出,为致病菌的侵入、繁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烧伤后不注意创面的卫生保护,使创面严重污染,也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
(3)烧伤后身体机制运行不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发生提供了可能。
3.1.2医院因素
(1)无菌护理观念差。有些护理人员在对烧伤患者换药和穿刺时,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没有在操作前洗手并消毒,做好预防措施,增加了院內感染率。
(2)护理不全面。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所以常常出现护理任务执行不到位或不认真的情况,譬如病人的纱布床垫不及时更换、陪护人员随便坐躺病人的病床等。
(3)环境卫生不达标。烧伤病房不及时消毒、清理就会造成空气内病菌的存活,物体的污染,这都会增加感染发生的机率。
(4)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各种侵入性操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它削薄了黏膜,有利于病菌的入侵和正常菌体发生移位。
(5)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很多医护人员都不对药物进行病原学监测就凭着经验让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敏感细菌入侵、繁殖提供了机会。
3.2护理对策
3.2.1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烧伤患者一旦入院治疗,就立刻对其烧伤创面进行清理、消毒,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尽早将其烧伤创面封闭,恢复皮肤的屏障,避免伤口由局部感染发展为全身感染。在患者烧伤后进行早期进食时,要多吃点加强免疫力和增强静脉营养的食物,一方面可以维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
3.2.2严格规范执行护理流程
(1)护理人员在执行各操作,尤其是为患者换药时,一定要按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执行,及时对伤口清理、消毒再换药,并固定好纱布。
(2)医护人员确保自身卫生,在接触患者不同部位或不同患者时,洗手、消毒,在可能接触到病人体液或血液时,带上乳胶手套,完成操作后,及时洗手、消毒。
(3)定期对烧伤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消毒,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或者特殊感染患者,应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定期进行打扫,确保卫生标准达标。
(4)规范陪护制度,病人家属在进行陪护时,要穿隔离衣、换鞋,且禁止坐、躺病床,降低病菌感染的概率。
3.2.3合理使用抗菌药品
在认真研究分析患者的病情的情况下,合理、适量的使用抗生素。而且在使用抗生素时,要现配现用,配药时注意药物的搭配。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避免病人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1]贺红艳,顾建秀.重症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及防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18期
[2]臧华.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抗生素的早期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4期
[3]陈杏绮,罗志军,黎洪棉.烧伤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广东医学》.2012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