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瑛娟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比较患者在无创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饱和度(SaO2)、心率、收缩压等指标的改善程度,观察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创通气后PaO2、SaO2、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通气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胃肠胀气、误吸、面部压伤、结膜炎等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有效改善心脏外科术后的低氧血症,做好相应护理后,能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关键词】无创通气;低氧血症患者;心脏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06-01
低氧血症是危重晚期心脏病手术后心功能不全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低氧血症加重了患者的心肌缺氧性损伤,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导致死亡[1]。心脏外科手术后病患的体外循环会不断增加感染和出血的机会,加之术后护理不当就会加重肺淤血,引发低氧血症的发生。随着无创呼吸机功能的不断完善,无创通气在临床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旨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已拔除气管插管再出现低氧血症,均具备无创通气治疗指针。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在38-73岁,平均年龄分布在(62.4±2.4)岁。
1.2方法
无创通气方法:采用Drager呼吸机和BIPAP的通气模式,呼吸末正压设置在2-5cmH2O,呼吸比控制在1:1.5-2,供氧浓度在40%-50%。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调整相应的潮气量和气峰值,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姿势,给予合适的面罩进行无创通气。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预见性护理。准备好无创通气呼吸机、各种型号的三角和四角头套、鼻面罩。拔除气管插管后常规1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如心率加快、呼吸浅促、烦躁不安等要及时复查。
2)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无创通气的特点、重要性、优点和必要性,做好对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指导患者保持自主呼吸、触发機器送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
3)术后护理。医务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氧分压、血样饱和度、呼吸等指标情况,注意患者的面部和指端有无紫绀。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节呼吸机的参数,正常的SaO2>98%,呼吸频率<28次/min。治疗1-2h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每隔4-6h进行复查,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的话,就继续无创通气,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改善或者恶化的话,就应该进行有创通气。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肺部情况、自主呼吸情况降低呼吸支持的条件,直至完全脱离呼吸机。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在白天脱机锻炼患者的呼吸机,以确保患者能在夜间保障睡眠。无创通气的关键是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没有建立人工气道的话,患者的排痰只能自主咳痰。此外要让患者掌握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拆除面罩的方法,防止咳痰时出现误吸。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其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创通气后低氧血症的改善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无创通气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饱和度(SaO2)、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无创通气前,两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低氧血症是心脏外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手术后的第一天和气管插管拔除后,对低氧血症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和护理[2]。李倩倩等人在对无创通气53例心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研究表明,无创通气能减少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降低了低氧血症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3]。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创通气后低血氧患者的PaO2、SaO2、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得到了有效改善,经过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后,患者的胃肠胀气、误吸、面部压伤、结膜炎等术后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这表明了无创通气能有效改善心脏外科术后的低氧血症,做好相应护理后,能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数据相符。
综上所述,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的治疗中,应用无创通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同时医务人员要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和护理,提高无创通气在低氧血症中的应用价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朱红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1,27(14):16-17.
[2]黄乐为,王东亮,侯丽丽.无创通气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1(29):30-31.
[3]李倩倩,李剑,拜合提亚尔.无创正压通气在心外科术后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3,12(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