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林林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影响,总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41例,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率49.65%、呛咳率36.17%、咽痛率29.08%低于对照组63.12%、49.65%、52、48%,一次置管成功率85.11%、患者满意率92.20%高于对照组73.76%、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胃肠减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胃肠减压效用,减轻患者不适。
【关键词】胃肠减压;舒适度;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6-01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消化道手术常用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自口腔、鼻腔插入胃内吸管,利用负压吸引、虹吸原理,吸除气体、液体,减轻胃肠压力,预防腹胀,改善胃肠动力学,最终有助于伤口愈合、预防胃肠动力紊乱等消化道不适与并发症、促胃肠功能恢复[1]。胃肠减压尽管操作简单,但护理难度大,置管困难、引流失败、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患者不适感较强是致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2]。为此,某院制定、落实一套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以提高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保障胃肠减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8月,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5例,女37例,年龄18~75岁,平均(53.2±6.1)岁;原发病:胃溃疡、胃癌114例,肠梗阻72例,急性胰腺炎59例,结直肠癌37例。纳入标准:①非危重症,非ICU停留;②未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③年龄≥18岁;④留置胃肠检验时间≥1d;⑤均具有胃肠减压指征;⑥知情同意;⑦认知、精神均正常。退出标准:①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②发生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无法配合研究;③误漏诊,转院,死亡。采用数字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41例,两组患者试验后无退出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原发病类型与手术类型、耐受评估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基础护理,做好导管脱出、移位预防,合理固定导管,密切观察,每隔3h评估胃管通畅情况,必要时进行冲洗,观察记录引流量、性质,以判断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做好饮食护理,若需用药,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注药。做好口腔管理,湿化气道,必要时雾化吸入。
1.2.2干预组
(1)心理干预:①详细介绍胃肠减压作用、可能感受、留置时间,指导患者基本的自我管理方法,情绪控制方法;②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的始终;③强调自我管理、配合重要性,强调胃管在预防并发症、保障安全的重要性;④术前,安排合理吞咽、插管配合呼吸等術前训练;⑤鼓励家属陪护,做好心理支持;⑥针对已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及时进行沟通,落实陪护制度。
(2)躯体干预:①做好体位管理,术前即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在不影响胃管留置情况下调整体位,以获得满意的舒适度;若患者术后昏迷、主诉能力差,应通过患者表情,选择合适卧位,一般以侧卧位为宜;②在留置时,指导患者节律吞咽,以眨眼等面部表情表示是否有恶心等不适,若有则放缓进管速度,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慢呼吸速度或屏气,采用抚触等皮肤接触,促患者镇定镇静;③必要时,可口服少量液状石蜡油,也可在胃管端涂抹乳膏;④轻柔操作,顺势推动导管滑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④留置胃管后,还可配合局部按摩、药物镇痛、皮肤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落实各项预防便秘措施;⑤提高环境管理标准,做好家属管理,创造、维持安静、明亮、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做好防寒保暖、床位清洁、噪音控制;⑥指导患者学会传达不适感受。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率、呛咳率、咽痛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减压是一项保障患者治疗安全的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置管失败不利因素是医院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患者不适是致置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置管减压所致患者不适还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应激水平,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胃溃疡等心理生理疾病而言,良好的情绪对于疾病治疗非常重要。
影响留置胃肠减压舒适感受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护理技术因素;②人文、自然环境因素;③患者自身因素。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创造有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的病房环境、医方与家属人文环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增强患者耐受、减轻患者躯体与生理不适。结果显示,观察组恶心呕吐率、呛咳率、咽痛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受,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杨柳,刘红梅.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后200例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71-173.
[2]李兰,廖厚莹,等.成人胃肠减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43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