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
【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某医院的神经内科中的2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这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建立了健全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论: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采取更多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5-01
通常情况下,由于神经内科的护理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加大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难度,也是当前大部分医院中护患关系紧张的重点科室之一。并且,大多数的神经内科患者具有发病中、致残率高的特征,一旦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产生纠纷。因此,如何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水平,缓解护患关系,是我国目前很多医院都十分关注的内容。因此,笔者就重点对神经内科護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过去几年间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33名,女性患者117名,患者年龄从41岁到78岁不等,平均年龄(67.5±3.2)岁,住院时间(17±5)d。将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25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在250名患者中开展常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针对试验组的患者实施安全隐患防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
二结果
125名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安全事故16例,占12.31%,而经过防范措施干预后的试验组发生安全事故5例,占3.55%。由此可见,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及教育,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长效的护理管理机制,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三神经内科护理护理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
(1)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意识
现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于物质追求方面,为患者尽心尽力护理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少,再加之每一个护理人员文化程度不同,自身具备的职业素质修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护理服务的意识薄弱,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2)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不高
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用品被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然而,这些全新的护理知识内容也要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认真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但是,由于部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很难快速接收到新事物,无法很快的使用新设备。这也是我国神经内科护理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还有部分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甚至在没有经过医生叮嘱的情况下就随意进行操作,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数量依旧无法满足于现代临床需求,而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神经内科患者需求的矛盾所导致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对护理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在很多神经内科都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再加之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这就加大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应当引起院内领导的高度重视。
2.患者疾病因素
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的病情发病特点是突发性较高、病危严重等,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产生不同的意识缺陷。但是,很多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都会由于自身疾病的因素而产生了一定的护理隐患,例如患者偶发精神及神经病变、视力模糊、或是偏瘫等等。甚至还会发生走失的情况。
3.病房设计因素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在对神经内科病房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对病房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护理隐患问题,导致患者经常发生跌倒、划伤等事故。还有,部分医院中的神经内科病房设计中缺乏对环境卫生方面的考量,普遍出现消毒隔离防护工作不到位,或是交叉感染的现象。
四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措施
1.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水平,神经内科可以向病患以及家属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立专用投诉建议的信箱。并且,无论是院领导、还是神经内科的护士长,都要对信件中提出的建议进行思虑和采纳,将问卷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加强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制定明确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于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应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与表扬。而对护理水平较差的护理人员,要对其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使其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短处,加以改进,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最后,对一些已经出院的患者应设定定期回访服务项目,充分在做好回访记录工作。
2.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优秀称职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还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修养。俗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护理人员必须要热爱自身的职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与患者之间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加强自我建设,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对于新药材、新设备也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最后,神经内科可以定期举办护理技能比赛,评选出最优秀的护理人员,从而充分调动神经内科中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重视对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的护理水平。
3.加强对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就具体归纳了几点有效的干预措施:第一,神经内科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应增加值班人员,同时设定机动护理人员,这样在患者突发疾病时,也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第二,应该按照国家物价局的收费标准来进行收费管理,如果患者对收费情况提出疑问,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并将具体的医疗保险事宜告知给患者和家属,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第三,医院要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对病房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的充分做好病房消毒杀菌、通风等基础工作,尽最大限度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从而实现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危害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历,冯艳丽,聂小渝.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05.
[2]张红,张娅菊,石智玲.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