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5-10-21 20:03李秀芝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人性化护理

李秀芝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89-01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慢支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咳嗽不止,呼吸受阻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文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临床护理的工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4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6±2.12)岁;病程在3~2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25±2.15)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78±2.56)岁;病程在3~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48±2.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几个方面:护士每天巡查病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按时送药,提醒患者用药剂量和次数;解释患者的疑惑,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1.2.2实验组

实验组的34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2.1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认真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认真填写患者的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恢复情况。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修养环境,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协助患者做好个人的卫生护理,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品。

1.2.2.2密切配合医生

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严格执行医嘱;加强药物护理,监督患者定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患者病情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清除痰液,鼓励患者多咳痰;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或药物排痰,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减轻患者的痛苦[2]。

1.2.2.3心理护理

医学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及时解决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决心,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预防和减少因情绪波动过大而造成的病情反复。

1.2.2.4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摆脱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向患者介绍慢支的医学知识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3评价方法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有效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2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呼吸受阻,浑身无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除了要借助现代化的医疗手段,还需要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人性化护理的提出,为慢支患者的临床护理开拓了新的工作思路,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3]。其中,以人文本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力,保护患者的隐私;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用心关怀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机构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私立民营医院不断增多,现有的医疗机构也由供给型单位向服务型单位转变。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大,医院的服务职能会逐渐凸显[4]。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护理工作应深化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态度,不断更新现有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慢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需要有关人员打破常规护理模式,全面呵护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医嘱,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修养环境,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及时纠正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鼓励患者戒烟戒酒。

近年来,新闻媒体频繁报道“袭医”、“护患冲突”等事件,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护患冲突频繁发生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护理人员未能及时传达病人的有关情况。一旦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家属心理难以接受,就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致使护患冲突频发。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中及时向家属通报病情,掌握交流技巧,不断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5]。

参考文献

[1]钟小梅,郑汝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203-204.

[2]吴琼.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31-332.

[3]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10):246.

[4]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18):4016.

[5]于振艳.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47-148.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人性化护理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