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基层医院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在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有7例,发生率为8.9%。其中有2例发生差错性事件,包括标本送检错误1例,摆错药1例。2例为安全性事件,包括坠床1例,跌倒1例。另外,沟通引发的纠纷3例。结论:基层医院心血管护理中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以便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关键词】基层医院;心血管护理;危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09-01
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其病情比较复杂多变,通常危急的患者居多,其工作量较大。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在护理中需要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是极其重要的[1]。由于心血管疾病预见性较差,病死率较高,在护理的时候其风险比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为了有效的降低护理的危险因素,避免护理事件的发生,需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51例,女性24例,年龄段为50-78岁,平均年龄为(63.45±2.36)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风险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寻找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2.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在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有7例,发生率为8.9%。其中有2例发生差错性事件,包括标本送检错误1例,摆错药1例。2例为安全性事件,包括坠床1例,跌倒1例。另外,沟通引发的纠纷3例。
3.讨论
其一,心血管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和家属以及护理人员的因素。(1)患者和家属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变化较快,并且比较复杂,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容易出现猝死等意外事故[3]。同时,心内科的患者通常是老年群体,其属于高风险的群体,当患者发生意外的时候,患者和家属通常将责任推卸为治疗失误,从而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另外,有的患者遵循医嘱的行为较差,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不够配合,不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从而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的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期望较高,患者入院的时候,就希望医生和护士药到病除,治疗效果不够显著或者病情恶化的时候,就会指责医生,从而容易引发冲突[4]。(2)护理人员引起的危险因素。首先,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导致危险因素的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事改革,年轻的护士成为科室的主要成员,由于低年资的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抢救的经验比较少,其专业的技术水平较低等,从而容易引发护理纠纷。其次,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低。护理人员只是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忽视了潜在的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危机意识,针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容易引起纠纷[5]。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在接待患者的时候说话不够谨慎以及护理操作手法不够规范等,从而导致患者和家属不够信任治疗,对治疗不够配合。另外,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基层医院通常会存在共同的问题是护理人员只停留在打针、发药等工作上,与患者的沟通比较少,同时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指导技巧。再加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能够主动发现。同时加上心血管疾病的变化比较复杂迅速,其治疗的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从而容易导致纠纷的发生。
其二,针对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首先,需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心血管内科每周需要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活动,积极鼓励年轻的护理人员参与自学、函授等形式的学习,从而不断的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同时,每月需要进行考核,需要对心血管内科的急救技能和用药知识进行考核,以便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该知识点。其次,需要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并进行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学法、用法、守法,以便确保护理安全。同时,需要对一些基础的护理操作水平进行规范,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避免纠纷事件的发生。另外,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交流的时候,需要确保语气的亲和、语调的变化情况,需要亲切、有爱心和热心。在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抓住患者的心理情况,用积极的情绪进行交流,以便有效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心血管护理中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以便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明芹.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工企医刊,2009,22(2):55.
[2]劉少玲,洪蝶玟.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7):761.
[3]韩清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3(9):83-84.
[4]栗超,刘冬梅.心内科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101-103.
[5]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医学,2010,16(7):88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