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思维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21 20:03刘晓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危重预见性护理人员

刘晓兰

【摘要】目的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急诊患者应用预测性思维实施护理与应用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急诊病情观察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不良事件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满意度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环节,利用科学的、预测性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预测性思维急诊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02-01

所谓预测性就是根据病情发展的客观规律预先想到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1]。我院急诊科包括急诊留观、急诊监护、急诊住院三个区域,承担着120与医院的对接,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护、等多项工作,急诊患者往往诊断不明确、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年轻化(我科有护士35名,数以上为3年內护士),因此,预测性思维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急诊住院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APACHEⅡ评分为15-20分。本研究组患者年龄20-80岁,男65例,女35例;脑出血35例,脑梗塞25例,药物中毒20例,急性心衰2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2.方法

2.1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被动执行医嘱、应用护理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2.2实验组:应用预测性思维对患者进行护理。

2.2.1急诊患者病情观察的预见性护理

2.2.1.1对护理人员的预见性能力培养。

通过分层次培训,业务学习、业务查房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2.2.1.2应用科学性的预见性的病情观察方法。

①定性预测[2]-整体预见性观察。从宏观上预测病情,区分轻重缓急、区分最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者,关注老年人及儿童,因二者在病情上常有隐匿性及复杂性。②定量预测—症状与体征的预见性识别。急诊患者诊断往往诊断不明确,护理人员不仅要预知病情的危重程度或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而且要具有对症状体征的预见性的正确的分析判断的能力(即定量预测)。如患者心率加快,此患者是一个外伤患者,那护士就要判断这位患者是出血导致的休克前期还是过度紧张导致的心率加快,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2.2.2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预见性护理。

2.2.2.1护理人员的分层次使用。

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工作年限、特长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使能力强的护士负责重患者,新护士分管病情轻的患者,遇有患者抢救时,护理人员分工协作,抢救结束后加强与医生的沟通,通过反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促进医护沟通。

2.2.2.2抢救物品、药品、抢救仪器设备按“五常法”进行管理。

要求物品,用品都有自己的“家”,标识清楚,专人管理,每日检查,保证完好备用,抢救时能及时提供抢救物品及设备;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床边备有监护仪、吸引器、吸痰管、吸痰盐水等急救物品,必要时备气管插管盘、呼吸机;对新护士进行抢救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要求人人掌握操作规程并建立定期考核的长效机制。

2.2.2.3每日检查护理文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合理排班,晚班实行2-3人上班,并配有机动护士及备班护士,遇有多个患者抢救时能充分调动人力资源。

2.2.3急诊患者安全的预见性护理

2.2.3.1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见性护理。

选择合适的导管置入,置管时动作轻柔,固定方法牢靠(胃管使用3M专用胃管贴进行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先用缝线固定再用3M透明敷料覆盖,气管插管采用双保险固定法:先用气管插管专用丝绸胶布充分固定气管插管与牙垫后再粘贴到患者脸颊两侧,然后用扁带从颈部绕一圈将气管插管与患者脸部固定),注明置管时间与长度,患者烦躁时适当给予约束,约束时与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及教育,取得家属的同意。

2.2.3.2跌倒、坠床的预见性护理。

走廊、厕所有明显的防跌倒标识,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有潜在风险者建立评估单,床头悬挂标识,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给予床边护栏,躁动患者适当约束。

2.2.3.3压疮的预见性护理。

患者入院时做好评估,仔细检查皮肤情况,对存在风险者压疮风险评估单,每日检查皮肤情况,给患者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被服随湿随换,移动患者时避免拖、拉等动作,注意观察约束带、胃管、面罩、气管插管固定带等放置位置的皮肤情况,加强患者营养。

可翻身的患者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一次。

2.3效果评价

采用分组观察的方法,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条数进行对比;其中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采用护理部制定的急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分,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医嘱执行错误等)根据护理部不良事件规定进行上报统计,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根据护理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

2.4应用SPPS13.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

3结果见表1-2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把预测性思维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使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明显增加、护理理念的提升、优质护理的深入推进,为使患者能接受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急诊护理工作有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更要有预见性,把预见性思维应用到各项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行预见性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周爱珍预测性思维应用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1989

[2]张冬林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8年11月第23卷第21期

[3]张超危重病人管理《全省第一期护理管理培训班》课件

猜你喜欢
危重预见性护理人员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