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效荣 郑凯
【摘要】:目的:共同探讨输卵管积水的超声表现,提高输卵管积水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用阴式超声探头,取膀胱截石位,排空膀胱,多切面观察子宫及附件区囊性包块、囊实混合回声包块38例。结果:其中输卵管积水35例,最大一例大小约102/26慢慢,呈藕节状伴附壁实性团块。误诊3例,其中一例为卵巢冠囊肿及输卵管系膜囊肿,一例为卵巢巨大复杂囊腺瘤,均经输卵管造影及腹腔镜手术后病理证实。
【关键词】输卵管积水、超声表现
【中图分类号】R711.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64-01
输卵管位于骨盆腔,子宫阔韧带上缘内,由子宫外侧缘向外,达卵巢子宫端,再沿卵巢系膜缘上限致卵巢输卵管端,成弓形盖于其上然后转向下内方终止于卵巢游离缘及其内侧面上部,分为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由于输卵管的生理解剖及位置因素,常因其自身炎症或下腹部及盆腔其它脏器炎症的波及,易导致输卵管急慢性炎症至输卵管积水。是目前导致不孕症的及下腹部、腰骶部坠痛的重要原因。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13-2014年门诊及住院病人38例,年龄在18-55岁不等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总结出输卵管积水的超声表现:慢性输卵管积水表现为子宫旁一侧或双侧探及长条状、腊肠状、藕节状、纺锤状或弯曲的管道状囊性肿块,部分可见“束腰”征,囊壁薄较光滑,内透声尚好或见少许有形回声。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多为双侧性。患者可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疼痛不适,一般无发烧。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子宫旁混合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呈低回声或云雾状回声。患者常伴高热及腹痛。慢性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液体渗出形成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被吸收后囊腔内液体渗出而形成,超声表现为子宫旁囊性包块常呈多房性,常有囊中囊表现,囊肿形态不规则,囊内有粗细不等的分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时,液性暗区内可见实性光团。
2鉴别诊断:陈旧性宫外孕:常有月经短期延长,突然下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头晕甚至晕厥等内出血症状。可自行减轻甚至恢复正常生活,以后又有反复多次突发性疼痛。发作后时有隐痛及下坠感,及阴道持续性少量流血。血HCG部分可为阳性。后穹窿穿刺可见陈旧性血液。超声表现为子宫一侧或盆腔内较大包块,回声紊乱、增强,有时中间出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肿块边界不清晰,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囊性乳头状卵巢肿瘤:于子宫一侧或双侧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结构,形态基本规则,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表面或内壁出现中等或较强乳头状回声,多少和大小不定。子宫内膜异位症:两者鉴别困难,因共有痛经、月经多,性交痛、排便痛及盆腔包块粘连等体征,易混淆。仔细询问病史,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为渐近性,愈来愈距剧烈并持续至经后数日。表现为子宫后方双侧性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壁欠光滑,内透声差,可见细小点状回声,可为多房性,患者常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常配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及腹腔镜检查确诊。
讨论:阴道超声检查简单、方便、快捷,无创伤及痛苦。随着超声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阴道超声已成为妇科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某些方面已是妇科疾病的首选。因盆腔位置深在,经腹探查,往往因探头频率低及受患者腹壁脂肪及膀胱充盈不理想等多方面的影响,腹部探头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较难清晰显示子宫及附件的病变。阴道超声,频率较高,能近距离观察盆腔内异常回声,且不受肠气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对子宫及附件区的病变显示清晰。当超声显示附件区一侧或双侧囊性不规则液性暗区,部分暗区内可见实性光团。患者常有腰酸,下腹坠痛等盆腔炎病史及不孕病史,输卵管积水的诊断基本成立。结合输卵管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超聲医学第五版】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曹海根、王金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