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虹
【摘要】氮化物体系LED由于存在大的极化效应,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显著,即量子阱的能带发生倾斜,电子和空穴在空间分离,辐射复合效率下降。通过引入新型外延结构,可以降低极化电场的影响,从而提高内量子效率。本文采用阶梯型量子阱的新结构设计削弱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提高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辐射复合几率。
【关键词】LED;外延结构;量子阱;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
1、引言
半导体照明技术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节能潜力大、绿色环保,被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节能产业之一,而半导体照明的核心就是LED芯片。
普通白炽灯的光效为15 lm/W,而目前照明用LED灯的光效已可达到120 lm/W以上,约5瓦的LED灯就可以代替40瓦的白炽灯。LED代替传统照明已表现出明显的节能优势,持续提高LED灯的发光效率,即在额定驱动电流时减小电压和提高发光亮度,能更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LED的发光效率一个方法就是优化外延结构的设计,提高载流子的发光复合效率。
2、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
由于势垒的限制作用,量子阱中的二维激子即使在较高的纵向电场作用下仍不发生分离,可以观察到激子吸收边的红移,这一现象甚至在室温下也能观察到,这种效应被称为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uantum-confined Stark effect)。利用极性材料生长的量子阱结构中,由于极化效应严重,异质结界面处会产生极化电荷,形成极化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的波函数的空间分布和交叠状况发生改变,使能带发生弯曲,导致电子和空穴发生空间分离,复合几率减小。故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对发光器件非常不利。
3、普通量子阱和阶梯量子阱的区别分析
GaN基LED芯片的制作方法通常为:采用MOCVD(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在衬底上外延生长一层GaN缓冲层;然后再生长非掺杂的GaN,目的是提高后续外延晶体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再依次生长N型GaN、有源层和P型GaN形成LED外延片。在有源层具有一组或多组量子阱层,通过将量子阱设计成阶梯量子阱生长、改变电子和空穴波函数的重合度,从而达到提高亮度的目的。
如图1所示,左图是普通的LED外延结构设计中的量子阱结构的能带图,右图是新型的LED外延结构设计,即阶梯型量子阱结构的能带图。Ψe和Ψhh分别是电子和空穴的空间波函数,即分别代表电子和空穴在量子阱中的分布几率(峰值处代表分布几率最大的位置)。由于极化效应,量子阱的能带发生倾斜,Ψe和Ψhh的峰位相距较远,即电子和空穴在空间分离较明显,从而导致辐射复合效率下降,影响LED的发光。设计成阶梯阱后,Ψe和Ψhh的峰位靠近,即电子和空穴在空间分离减小,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复合,从而LED的发光增强。阶梯量子阱结构设计的关键是量子阱能带差(即台阶高低)的优化。外延生长是通过精确控制量子阱分段生长,从生长温度和InGaN量子阱的In源的流量两个方面控制量子阱能带差,经过优化的阶梯阱结构可以有效提升LED的亮度。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外延生长中设计阶梯量子阱结构,能够显著削弱量子斯塔克效应,电子和空穴在空间的分离减小,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复合,进而优化能带差而有效提高LED的亮度。
參考文献
[1]徐枝新,王明华,江晓清,周强,杨爱龄.量子斯塔克效应及其在光开关中的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4).
[2]苗振林,张宇,牛凤娟.一种LED外延片生长方法[P].中国: 201210563126.0, 2013年5月15日.
[3]王霄,季辉,徐迪,梁智勇.LED外延片、其制作方法及包含其的LED芯片[P].中国: 201310441802.1, 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