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镜下的诊断和治疗观察

2015-10-21 20:03刘小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治疗诊断

刘小平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其中73例宫腔镜下取到组织与病理对照,部分行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宫颈息肉1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9例、粘膜下肌瘤8例、宫内节育器5例。90例患者,其中11例曾做诊断性刮宫检查无异常,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对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和粘膜下肌瘤经宫腔镜手术切除治愈。结论:采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诊断性刮宫,选择合适患者可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结合病理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绝经;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8-01

绝经后子宫出血指绝经1年后,子宫产生出血的情况[1]。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错综复杂,为防止发生误诊,准确、可靠的诊断病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金标准是诊断性刮宫,但该方法具有不足之处:如在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患者身体损伤,有时也会漏刮[2]。因此寻找安全性高、有效率良好的诊断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9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4.23±2.45)岁;绝经时间:14~23个月,绝经平均时间:(16.34±4.51)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中11例患者有过诊断性刮宫史。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宫腔镜检查前,对患者行常规检查,排除生殖道感染等疾病者。若患者宫颈极为细小,则检查前2h内对患者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

1.2.2诊断以生理盐水为膨胀宫颈介质,压力:110mmHg,灌流液速度:175mL/min。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后采用探针检查宫腔深度,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对患者宫颈管、侧壁、宫底部等部位进行检查,观察宫腔形态及病变。按照宫腔镜下的指导,使用宫腔镜取物钳采集标本,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宫腔镜退出时,应该仔细观察宫腔、宫颈管情况,防止出现漏诊。完成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措施治疗。

1.2.2治疗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选择良性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手术。评估良性疾病方法:子宫内膜色泽亮,血管排列规则,检查过程中不容易出血。评估恶性疾病方法:无光泽,血管怒张,内膜表面出现增生情况,检查过程中容易出血。按照上述评估方法,选择40例良性病变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手术,通过息肉部位、数目等情况,22例患者采用刮匙等工具刮除子宫息肉,输卵管口周围息肉应该在宫腔镜下使用活检钳取出,近子宫底部大息肉可使用电切割圈进行切除;15例选择宫颈息肉切除,使用工具将其扭转取下,再用刮匙刮除息肉底部;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电切割圈进行切除。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研究萎缩性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宫颈息肉1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9例、粘膜下肌瘤8例、宫内节育器5例。3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菲薄、色泽亮,宫腔宽大,输卵管开口明显;1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息肉呈指状突出,直径:0.6~2.5cm,表面光滑,表面具有小血管,质软;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子宫内膜增厚,部分不规则脱落伴出血,大多数表现萎缩状;15例宫颈息肉患者,质软且表面具有小血管;8例均為有蒂粘膜下肌瘤患者,位于子宫侧壁;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表现显著增生,部分存在出血,组织糟脆;6例宫内节育器患者均位置正常,且诊刮无组织刮出;

2.2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研究90例患者,其中4例萎缩性子宫内膜,通过宫腔镜检查发现内膜较薄未实施诊刮外,86例实施诊刮,共13例未刮出组织,其余73例患者标本送病理检查。见表1。

表1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研究

病理类型病理诊断例数宫腔镜诊断例数萎缩型子宫内膜2032(6例未诊刮,7例未刮出组织)子宫内膜息肉1819(1例内膜癌)宫颈息肉1515子宫内膜腺癌22子宫内膜增殖症79(2例内膜结核)粘膜下子宫肌瘤78(1例内膜癌)子宫内膜结核20增殖期子宫内膜10分泌期子宫内膜103.3宫腔镜治疗结果分析研究宫腔镜下手术摘除19例子宫内膜息肉、15例宫颈息肉及8例有蒂粘膜下肌瘤。采用静脉麻醉,术中出血少,术后不留置导尿管;未出现感染情况;术后阴道出血少;术后随访半年~1年,盆腔无异常,无出血情况出现;7例通过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均采用孕酮治疗半年后成功。

3.讨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属于妇女在老年时期的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寿命明显延长。但因激素替代治疗的不断应用,妇女发生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人数升高趋势[3]。有关研究资料表明[4],55%以上的绝经妇女会产生子宫出血表现。造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原因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等。妇女绝经后产生子宫出血情况,提示患者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5],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绝大部分学者采用宫腔镜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因素,大部分人认同以目前的医学水平,采用宫腔镜方法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准确率以及敏感度较高,而且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6]。宫腔镜属于微创诊断治疗技术,它能够明确病灶部位、范围及形状,还能够观察其表面组织。另外可直视获取病灶样本或进行定位刮宫,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避免了传统常规诊断方法的不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发现,萎缩性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宫颈息肉1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9例、粘膜下肌瘤8例、宫内节育器5例。90例患者,其中11例曾做诊断性刮宫检查无异常,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对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和粘膜下肌瘤经宫腔镜手术切除治愈。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诊断性刮宫,选择合适患者可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结合病理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彩霞.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0):124,126.

[2]吕超,陈敏,方向宇等.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8):1235-1237.

[3].蒋珊珊,胡京辉,沈鹤萍.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9):948.

[4].郭霞,陈亦成,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23例诊刮病理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80

[5].韩金霞.老年绝经后子宫出血10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208.

[6].黎婧琳,罗谧睿,李玉玲.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86-187.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治疗诊断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为何子宫出血没了规律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