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2015-10-21 19:58李彦赵淼焱闫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近视

李彦 赵淼焱 闫丽

【摘要】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效果,探讨眼轴长度是否可作为评价近视进展的有效指标。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戴镜前和戴镜后一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一年后眼轴长度增长(0.24±0.05)mm;框架眼镜组增长(0.65±0.1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 p<0.01);前者眼前节长度减少(0.02±0.02)mm;后者变化为(0.01±0.0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05);前者玻璃体腔深度增加(0.19±0.10)mm;后者增加(0.50±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眼轴长度 玻璃体腔深度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97-01

角膜塑形鏡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法。角膜塑形镜并不是新近发展的技术,但随着其设计工艺的提高、镜片材料的改善,已越来越多的被眼科医师认可和接受,其优势不仅体现在能实现白天不戴镜,裸眼视力清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1-2]。经过角膜塑形镜治疗后,患者的屈光不正度数得到了明显的下降,许多学者通过比较停戴镜片后的屈光不正度数同戴镜前度数的变化来评价镜片控制近视进展的情况,但实际上,仅仅通过屈光不正下降的度数来监测近视控制的情况是不可靠的,因为目前的研究对停戴多长时间角膜才能恢复配戴前屈光状态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观察戴镜前后眼轴长度的变化是较为客观的评价近视进展情况的指标。眼轴长度指的是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的总和。有研究指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厚度的变薄及角膜曲率的变平会造成眼前节长度的减少[3],因此,有学者质疑:通过观察眼轴长度的变化会不会夸大了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目前文献报道多只研究眼轴的总长度,少见将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分别测量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分析总结了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自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验光的近视患者66例,其中男27例,女39例,年龄8~13岁,近视度数-1.50~-4.00D,散光度数小于1.00D,随机分为两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各33例,门诊随访1年。

1.2镜片材料 角膜塑形镜材料为Boston XO,即有氟硅丙烯酸酯聚合材料加工而成,透氧系数127。

1.3方法 角膜塑形镜组: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所有病例进行严格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检查(NCT)、眼底镜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患,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均做医学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根据角膜塑形镜验配程序进行试戴评估,再根据中心定位、移动度、荧光环及边弧是否理想,确定最后订片参数。配镜后每晚戴镜,戴镜后1天、1周、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非接触眼压、裂隙灯检查等。同时定期检查镜片配适、镜片洁净度情况。

框架眼镜组:先行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检影验光,记录检影和试镜结果,结合复验后的结果给出眼镜处方,配镜后每天坚持戴镜。

两组近视患者均于戴镜前和戴镜后一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前节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QUANTEL MEDICAL眼科A/B超),前后对比分析。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项目由专职医生和视光师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眼轴长度的比较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眼轴长度为(24.32±0.47)mm,戴镜一年后眼轴长度为(24.56±0.45)mm,增长(0.24±0.05)mm;框架眼镜组戴镜前眼轴长度为(24.27±0.32)mm,戴镜一年后眼轴长度为(24.92±0.43)mm,增长(0.65±0.15)mm;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 p<0.01)。

2.2 眼前节长度比较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眼前节长度为(7.36±0.14)mm,戴镜一年后为(7.34±0.13)mm,减少(0.02±0.02)mm;框架眼镜组戴镜前眼前节长度为(7.38±0.13)mm,戴镜一年后为(7.37±0.12)mm,变化(0.01±0.01)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05)。

2.3玻璃体腔深度比较 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玻璃体腔深度为(17.01±0.53)mm,戴镜一年后为(17.20±0.57)mm,增加(0.19±0.10)mm;框架眼镜组戴镜前眼前节深度为(17.03±0.44)mm,戴镜一年后为(17.53±0.40)mm,增加(0.50±0.12)mm;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1)。

3.讨论

青少年近视的防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儿童眼球随身体发育在身高增长的过程中,眼轴也不断增长,近视容易加深。发展到高度近视后可产生一系列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因此,选择合理的矫正方式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展十分必要。随着近视病因学研究和视光学的发展,近视的防治更倾向于在医学验光的基础上,选择配戴像角膜塑形镜一样有周边视力控制技术的镜片[4-5]。

视觉反馈是眼球正视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观点认为黄斑中心视力在眼球正视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发现,同中心视力相比,周边视网膜在控制眼球生长发育方面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Smith等人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视网膜光凝诱导黄斑功能损害引起的视觉信号刺激消失并未干扰眼球的正视化过程,而且对实验诱导的屈光不正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周边视网膜的远视性离焦幼猴模型轴性近视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对照组幼猴。由此推测,被动的周边离焦同黄斑部聚焦物像一样,对整个眼球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原理目前多认为是通过重塑角膜前表面形态,使中央角膜变平、中周部角膜变陡,从而使周边屈光度发生近视性漂移,控制眼轴和玻璃体腔的增长。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角膜塑形镜组同框架眼镜组相比,前者眼轴长度增长的幅度(0.24±0.05)mm明显低于后者(0.65±0.15)mm,其中,配戴角膜塑形镜组玻璃体腔深度的增幅(0.19±0.10)mm也明显低于框架眼镜组(0.50±0.12)mm,而眼前节长度的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前,关于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研究多以观察屈光不正度数的变化为主,但相关研究对停戴多长时间角膜才能恢复配戴前状态尚无定论,所以以戴镜前后的度数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尚值得商榷。眼轴长度是相对客观监测近视进展的指标,但有文献报道: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厚度的变薄及角膜曲率的变平会造成眼前节长度的减少,因此,有学者提出疑问:通过观察眼轴长度的变化会不会夸大了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两组患者戴镜前后,眼前节长度的变化不明显,而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却发生了改变,两组相比,角膜塑形镜组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框架眼镜组。提示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可作为观察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 Walline JJ, Jones LA, Sinnott LT. Corneal reshaping and myopia progression. Br J Ophthalmol. 2009;93(9):1181-5.

[2]. Cho P, Cheung SW, Edwards M. The longitudinal orthokeratology research in children (LORIC) in Hong Kong: a pilot study on refractive changes and myopic control.Curr Eye Res. 2005;30(1):71-80.

[3]. Nichols JJ, Marsich MM, Nguyen M, Barr JT, Bullimore MA.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Optom Vis Sci. 2000 May;77(5):252-9.

[4].Cooper J, Schulman E, Jamal N. Current stat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myopia. Optometry ,2012,83(5):179-199.

[5]. Pauline Kang, Helen Swarbrick. Peripheral refraction in myopic children wearing orthokeratology and gas-permeable lenses.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2011, 88(4):476-482.

猜你喜欢
近视
儿童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分析
400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调查分析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疗效及角膜并发症研究
攀枝花市彝族和汉族中职学生近视遗传度调查研究
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近视成因新学说—调节相对静止学说
2014年菏泽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及发展趋势的抽样调查
益气聪明汤在眼科中的应用
视觉生理性手指操对预防青少年近视及控制发展的作用探讨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普通中小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