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

2015-10-21 18:50陈玲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陈玲

摘要: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过程。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1 前言

由于现在建筑市场放开,实行招投标制,并且标底压得都非常低,施工企业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向内部挖潜力要效益。因此,加强项目部的成本控制是一条非常现实的途径。工程施工成本是指自项目部成立直至项目完工结束前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开支进行控制和调整,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2 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实现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采取各种措施,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以客观条件和现实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2.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3 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对策

做好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双管齐下,即“开源”和“节流”同步,使项目的净现金流(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最大化。开源是增大项目的现金流入,节流是控制项目的现金流出。

3.1投标工作涉及的成本费用项目的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凸显,使施工企业经常处于找饭吃的紧张状态中,忙于找信息,忙于搞投标,忙于找关系。标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效益的好坏。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施工企业为了有饭吃,把标价越压越低,甚至目前一些地区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办法,更增加了投标市场的残酷性。就目前投标市场看,有的工程中标价降低幅度甚至达到25%以上。这一幅度,管理好的单位勉强能盈利,管理稍一放松,则要发生亏损。标价的降低幅度,应当确定在不亏损的限度之内。因此,科学合理地计算投标价格,显得尤为重要。投标要发生多种费用,包括预算费用、标书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等。这部分费用如何核算,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这部分费用也是日见增长,这是一项不小的开支,而且很大一部分费用是花在未中标的工程上。因此,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用开支,成为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有专门的投标部门或科室,不断提高投标人员素质和责任心。不能有标就投,而是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一定把握的才能够投。同时,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进行管理。为了考核投标费用开支情况,建议单列科目并按费用性质进行核算。期终,按费用性质转入管理费用有关科目。

3.2施工的组织设计

在投标时,施工单位均已完成必要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但中标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的中标价格,再次认真审核、细化安排整个施工流程。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计划,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另一方面,要在技术和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紧凑性,尽量缩短工期,因为个别项目合同有规定相应的工程进度奖,或者起码可以通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从而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

3.3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

项目责任成本,实际上是项目利润为零的价格。执行结果表明利润越多,说明项目管理越好;反之,亏损越大,说明项目管理越差。因此,項目部对分给自己的责任成本,也必须按管理责任进行分解。这里要研究的是以上提及的总成本责任分解后所形成的由项目部负责的可控成本,包括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和其他直接费等。

①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②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材料费用不仅要有金额控制计划,而且要有数量、价格控制计划,防止超耗和损失。③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④其他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及人员施工管理费等。

3.4 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它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3.5 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在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指挥本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有权决定项目内部具体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设备购置、主要材料采购、资金回收与使用等权力应集中到企业。

3.6 狠抓预算结算,做到全员管理及全过程控制

编制施工预算。投标中的预算报价,一定程度上是为招投标服务的,不能直接用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应根据中标总工作量编制施工预算,划分实际使用控制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等,让项目经理、施工员预先知道工程所需人、材、机的费用范围、控制标准,这样才能有目标地加以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凭经验估算、凭关系结算等管理弊病,达到科学管理、目标控制、过程把关。

4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使得常规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施工企业只有把管理的基点放在项目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才能到达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