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兴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水利承担农业灌溉、水源调度、农业防洪、农业改造等多项农业任务。农业水电站、灌溉调度站等都属于农业水利范畴。本文分析了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农业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农业水利;农村经济;关系分析;发展思考
现代化的农业水利是利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建立健全基础性的农业灌溉设施、防洪设施、发电设施、农田改造等工程。农业水利在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产质量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支,不可否认,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略述
现代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改善原先落后的农业基础,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持续性农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农业水利正好对准了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帮助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有利条件,推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预防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对农村农业生产造成伤害,从而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会对农村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改变甚至扭曲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伤害;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因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必定会对周期内的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伤害,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不合格,在雨量充沛季节不但起不到防洪、引流与储水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水源流失,人们投入到该工程中的经济资源、物力资源、能源资源也会就此毁于一旦。因此,建设农业水利工程要紧紧掌握住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巧妙的规避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缺陷,将二者之间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农村经济建设。
二、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目标
农村经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领导人最为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建设又有了新的目标。
(一)发展村庄特色,建设农村经济
村庄特色大都是建立在农村农业发展特色的基础之上。现代农村经济不仅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口的稳步增收,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使之逐步与城市人口生活水平靠近。目前,我国多地的农村地区都围绕农业基础发展起来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项目。
(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农业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现代农村经济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分支,开发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多样化的农村经济。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青壮劳动力回流。
(三)以经济建设带动和谐乡村发展,形成绿色经济模式
农村发展出现矛盾归根结底是利益弱化,且分配不协调。通过农村经济建设实现农民增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矛盾,带动和谐乡村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帮助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给农村的子子孙孙留下一片蓝天。
总之,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的。时代的变迁同样会带动农业水利科技的变化,将农业水利科技推向另一个高度,使之更加符合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农村农业水利工程大都是有国家组织建设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水利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意义也日渐凸显。
三、农村农业水利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的农业水利建设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国家对于这一块的资源投入、工程管理也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新建基础与修缮基础薄弱是我国农村农业水利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农业水利兴建之初工程设计不是很合理,当时的资金力量与技术力量都非常有限,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到了当下农业生产需求,没有顾及长远的发展目标。使用至今日,农业水利工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破损,且当时设计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国家在对陈旧的农业水利进行改善时,忽略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片面的遵循大众化的农业生产要求进行建设,对当地的水文信息、地理信息、农业信息等都不了解,出现了水资源分配不均匀,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修缮完成后,后期的养护力度比较薄弱,没有制定严格的养护计划,导致农业水利工程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对于我国农村农业水利来说,在理论与技术这两方面的发展形势还是相当的迅猛,但是,要将这些研究成果、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行动,投入到农业水利建设中还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国家的资金投入严重匮乏,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资金外流情况时有发生。加之政策扶持力度薄弱,一些地方有兴修农业水利工程的意向被打压,群众拥护程度很低;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地方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农业水利修建指标,大肆占用农民的耕地,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没有提前给农民做好思想工作,存在严重的强占耕地现象。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在兴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强行的推平土地、破坏植被,后期也没有对被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或弥补工作,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人们为了快速的推进农业经济,毫无顾忌的乱砍乱伐,为农业水利工程兴建积攒土地,乱排乱放,发展工业经济。
四、解决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建设矛盾关系的策略
要解决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建设矛盾关系首先要端正基层领导人员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大力宣扬绿色经济。组织干部领导参加思想教育工作,学习其它经济发展优秀的农村的建设经验,让他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带着正确的思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村农业水利;政府部门要对农村经济发展引起重视,加快新建和修缮农业水利,完善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领导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广大农民村中参与农业水利修建义务劳动;国家相关部门要注意制定合理的农业水利发展策略,不要给农村的经济建设施加过分的压力,并且为农村农业水利的建设准备充足的建设资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注意采用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发挥其它非政府部门的建设力量,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水利建设当中,把关农村招商引资,要做到三不要:经济效益低的不要、污染环境大的不要、破坏农民利益的不要,确保保护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环境。
结束语
农村农业水利建设需要国家、群众、社会共同参与,拓宽农村农业水利建设的资金渠道,加强资金管理与施工管理,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扭转机关干部与农村群众的落后思想,强化公众参与,大力发展农村农业水利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牛志华,肖勋.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224.
[2]武秀梅.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4(08):16.
[3]王秀英,董建军.浅析农业水利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0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