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2015-10-21 20:03郭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气虚

郭山

【摘要】补中益气汤早在元代就已应用于治疗,本文采用该药方治疗胃下垂、慢性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重症肌无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具得到治愈。凡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气虚而致的病症皆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气虚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02-01

补中益气汤源自元代名医李杲《内外伤辩惑论》,是临床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代表方剂,由黄芪、人参、当归、升麻、柴胡、白术、橘皮、炙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和重要,早已被广大医家所重视。笔者近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慢性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重癥肌无力等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1病案举例

1.1胃下垂患者,男,52岁,2010年5月13日初诊:患胃脘痛2年余,上腹部胀满疼痛,食后加重,平卧减轻,口淡纳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钡餐透视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胃下垂。证属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治拟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药用:黄芪30克、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橘皮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9克、炒枳壳10克、炙鸡内金15克、鲜生姜三片,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连服一周。5月20日复诊:经治疗后,胃脘痛减轻,食欲有加,原方继服一周后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次10粒,每日3次,连服3月,钡餐透视康复如常人。随访2年未复发。

1.2慢性腹泻患者,男,32岁,2009年3月2日初诊:患腹泻近5年,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小腹坠胀,饮食减少,舌淡红苔薄,脉细无力。证属脾胃虚弱,治拟健脾益胃。药用:黄芪30克、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橘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砂仁6克(杵、后下)、茯苓10克、木香10克、神曲15克、大枣五枚、鲜生姜三片,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连服一周。3月9日复诊: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小腹坠胀有缓,食欲增加,上方继进一月,诸恙悉除。随访2年未复发。

1.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女,45岁,2008年12月24日初诊:近3个月来,月经十余天一行,淋漓不净,色质暗淡夹血块,小腹隐痛伴下坠感,头昏心悸,易疲劳,面色无华,形寒肢冷,口淡纳呆,舌淡微紫苔白,脉细缓。证属脾胃虚弱,脾失统血,治拟补中益气,摄血止血。药用;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0克、炒白术10克、橘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血余炭15克、焦山楂20克、艾叶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连服一周。12月31日复诊:阴道流血减少,小腹下坠感好转,原方继进7剂痊愈。本例表面似寒凝血瘀之故,细分析实属脾胃虚弱,脾失统血所致,当务之急须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摄血止血,气旺则血有所依,阴道流血自止。

1.4先兆流产患者,女,28岁,2012年6月8日初诊:怀孕3个月,3天前突然感觉腰腹疼痛,阴道流血,头昏乏力,神疲倦怠,口淡纳差,舌淡苔白,脉滑。证属中气不足,胎元下陷,治拟补中益气,升举胎元。药用:黄芪30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橘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紫苏梗10克、补骨脂10克、阿胶10克(烊化冲服),水煎饭前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连服一周。6月15日复诊;经治疗腰腹疼痛减轻,阴道流血止,效不更方继进十剂,症状全部消失。12月30日顺产一女婴。

1.5重症肌无力患者,男,11岁,2011年2月23日初诊:患儿左侧上眼睑下垂半年余、左侧睁眼无力,早轻晚重,神疲乏力,短气懒言,面白少华,腹胀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经上级医院检查,诊断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多方求治无效。证属脾胃虚弱,精微不运,治拟补脾益气,健运升清。药用: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10克、橘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山药20克、龟板10克,水煎饭前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连服一周。3月2日复诊:经治疗患儿左上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有所改善,精神状态好转,患儿口感微腻,上方去龟板继服3个月,诸症皆消。2年内随访未复发。本例属脾胃虚弱,中气受损,则脾胃受纳、运化、传输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无以濡养五脏、运化气血,进一步累及脾脏,脾主四肢、肌肉的功能,以致肌肉、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而产生肢体、肌肉痿弱不用,经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益胃,升阳举陷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2讨论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影响消化液分泌,促进代谢,抗肿瘤,抗突变,提高细胞免疫等多项功能[1-2]。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配橘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补气方中之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调和,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陷诸证可以自复其位。临床凡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之诸证皆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其明.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6):146-147.

[2]刘增光,叶品良,周文等.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2):76-78.

猜你喜欢
补中益气汤气虚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气虚之人春天该怎么办?
补中益气汤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便秘55例
浅谈益气活血法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后的远期效果分析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