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
【关键词】有机磷
【中图分类号】R74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83-01
有機磷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农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其中毒的典型症状,大家比较熟知,如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多汗流涎,胸闷,心慌,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烟碱样症状:肌肉跳动,肌肉痉挛,肢端发麻,肢端痛觉,触觉减退等。有的可呈四肢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但对中毒的精神症状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往往会造成诊断及治疗失误。一种情况是诊断已明确,但其中毒的精神症状很容易和阿托品化的表现相混淆,造成判断治疗的失误;另一种情况是对轻度或慢性中毒的患者,若无明确的中毒史或忽视有机磷毒物接触史而造成误诊,尤其是基层医院,熟练掌握有机磷中毒的精神症状,对于正确诊治尤为重要。现就此分析如下。
1发病机制
有机磷进入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使其活性受到抑制,使乙酰胆碱在中枢及周围的神经突触间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冲动传导,使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早期出现兴奋症状,继而出现意识障碍。
1.1急性期脑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脑及软脑膜的充血、水肿,脑内血管周围有渗出性出血,脑细胞肿胀,细胞核溶解,嗜酸颗粒体破坏,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亦可出现水肿继而出现脱鞘性改变。
1.2损害主要在丘脑、中枢和延髓,严重者可见皮质软化性。
1.3其脑水肿主要是中毒后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离子增加导致渗透血增高,液体进入细胞,而出现细胞内水肿,临床上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2主要精神症状表现
2.1脑衰弱综合征在轻度或慢性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以前额为主,头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有的乏力嗜睡。
2.2癔病样症状急性中毒后,癔病发作一般数日发作一次,有的一天发作一次,个别患者有定时性发作,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表现为:情感爆发、朦胧状态、痉挛发作、癔病性失语、感官障碍如黑朦、耳聋等。
2.3兴奋状态患者喊叫,哭笑无常,言语增多,到处乱跑;有的伴有意识障碍,出现幻觉,事后遗忘。
2.4其他如抑郁状态或幻觉妄想综合征。
3有机磷中毒诊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轻度或慢性中毒而无明确有机磷毒物接触史者,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服用其它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呋喃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而引起精神症状和周围神经症状;(2)排除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3)排除功能性精神障碍及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4)患者既往有无类似病史;(5)测定血中胆碱酯酶活力。
3.2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阿托品化与有机磷中毒兴奋状态的鉴别患者达阿托品化后会出现精神运动兴奋,言语增多,躁动不安,甚者意识障碍。但检查可见瞳孔扩大,皮肤灼热,口腔干燥,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发热等表现。而有机磷中毒会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和烟碱样症状。
3.2.2患者在恢复期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综合征,但无毒蕈碱样症状与烟碱样症状,其血胆碱酯酶已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出现这种情况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上症状会逐渐消失的,不要认为阿托品的量不足,继续大量应用阿托品,而引起阿托品中毒。
3.2.3若患者在病情稳定,身体逐步恢复过程中,突然出现上述精神症状,应高度警惕“反跳”的可能性,一旦确诊为“反跳”应立即给予阿托品及解磷定,并配合综合治疗,积极抢救,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有机磷中毒的后遗症或阿托品化的表现,更不能应用新斯的明等对抗阿托品的药物类治疗。
总之,我们在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治疗、护理中应综合多种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谈得上正确的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