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昕
【摘要】目的:研究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急腹症疾患产生的原因,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份接收的46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患者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分析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5(54.34%)例、溃疡病急性穿孔5(10.86%)例、急性肠梗阻3(6.52%)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4(8.69%)例、急性胰腺炎5(10.86%)例、腹部外伤4(8.69)例。通过治疗护理,患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在20天内成功痊愈,其余患者需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特别护理,诊治符合率95.46%。结论:急腹症临床表现形态复杂,具有一定特殊性,利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发挥诊治效果,稳定病情,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急腹症;临床诊治;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81-01
急腹症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病情变化类型多、对人身体危害严重,甚至容易引起其他疾患。以往,受急诊主、客观条件的约束限制,急腹症的临床诊治效果并不好。随着急腹症诊治经验的不断丰富,典型病例的多年积累,医院在诊断急腹症患者临床病症时,基本可以初步确定病理原因,并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治决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份接收的46例急腹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7(58.69%)例,女性患者19(41.31%)例,平均年龄(31.24±2.35)岁。46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5(54.34%)例、溃疡病急性穿孔5(10.86%)例、急性肠梗阻3(6.52%)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4(8.69%)例、急性胰腺炎5(10.86%)例、腹部外伤4(8.6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各有不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1.2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对46例急腹症患者的病症状态进行初步诊断可知,患者病种集中在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等几方面,诊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46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结果分析
病理类型病例数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显效率急性阑尾炎 25 23(92.00) 1(4.00) 95.23溃疡病急性穿孔 5 4(80.00) 3(60.00) 85.16急性肠梗阻 3 2(66.67) 3(100.00) 93.22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 4 3(75.00) 3(75.00) 85.26急性胰腺炎 5 5(100.00) 2(40.00) 96.13腹部外伤 4 2(50.00) 0(0) 100.00
3讨论
3.1治疗方法
3.1.1体液疗法
根据急腹症患者入院初步诊断结果,结合患者其他患病史,对患者进行体验,除化验检查之外,还需对患者腹水进行液体电解质检测,查看其电解质失衡情况,计算患者临床诊治补水量,并适当调整其他诊治措施[1]。
3.1.2抗生素类药物
患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炎症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快,为此,在初步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让患者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抑制病毒进一步滋长或扩散。对特殊体征患者,进行系统检测,对即将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事前使其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手术结束之后,也要根据病情定期服用[3]。
3.1.3激素及其他药物
患者经过试验检测,仅95.34%的患者存在并发感染性休克、阑尾脓肿或阑尾炎腹膜炎、硬化性胆管炎等问题。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病情恶化,抑制病毒细胞滋生,防止病变部位出现条索和硬结。对于患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适当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采用其他药物,先使用小剂量激素使用,如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发展,可适当提高使用剂量。使用激素以期控制其病情的发展。
3.2诊治体会
3.2.1处理好诊治缓急关系
在诊治急腹症患者时,需对患者病状有个客观的判断,处理好不同病患诊治措施的轻重缓急关系。虽然急腹症发病速度快,病状变化率高,但是在制定诊治方案之前,仍必须要完成相关辅助性检查工作。如B超检查、CT扫描、腹部平片检查等,这些辅助性检查对诊断结石性胆囊炎、泌尿系统结石、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病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3.2.1系统分析病患的内、外因
急腹症发病原因复杂,患者体内器官、组织、生理系统运行紊乱,都会造成急腹症发病。为此,在进行初步诊断时,需仔细询问患者的体质特征和遗传病史,包括患者近期饮食、创伤、病源感染情况。因为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外部因素,会直接导致内因变化。由此可见,临床诊治急腹症,病源分析内因、外因都不能忽视,应当深入探讨外部致病因素是任何通过机体而使内在矛盾激发的[5]。
参考文献
[1]张大辉,靳小石,田占发.老年急腹症102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12(03):110-112.
[2]吴秀佳,韦美湖.48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4(06):177-178.
[3]费阳,李基业.老年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治分析[J].人民军医,2006,22(05):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