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云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诊治胸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33例胸腔镜诊治胸外伤患者;结果:所有胸外伤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死亡病例出现,仅1例因右心室壁刺伤而中转开胸心脏修补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为急性胸部损伤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合理掌握适应证,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科学诊治。从中受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镜诊治胸外伤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68-01
胸腔镜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段。是诊断和治疗胸部外伤的一种安全、便利、微创的新技术,目前许多常规开胸手术均可利用胸腔镜完成.胸腔镜在胸部创伤的应用可用于止血、肺修补、血块或异物清除、膈肌修补,偶有用于肝、脾破裂修补。我院于2004年5月一2007年3月利用胸腔镜对42例胸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3年3月選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外伤患者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35.8±4.6岁。受伤部位:右胸、右背21例,左胸、左背1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刀伤9例,坠落伤4例,其他原因2例。临床诊断:肺裂伤23例,肋间血管破裂5例,胸腹联合伤3例,心脏损伤2例。合并症:合并腹部损伤5例,合并其他损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h~15d,平均6.1±1.8h。入选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33例胸外伤患者均采用全麻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根据单侧或双侧胸部损伤情况,采用标准开胸手术体位或手术侧蛰高60。斜卧体位.拟双侧手术者,术前常规置双侧胸腔引流以便于鼓肺通气和观察引流情况i麻醉成功后。大多数通过原外伤伤口置入观察镜,观察病变所在。镜下定位,确定辅助小切口位置后开胸,或利用原伤口作辅助小切口.切口长约4~8cm。也可采用常规胸腔镜切口.于腋中线第6或7肋间切口,以手指胸腔有无粘连后置入胸腔镜探查。在胸腔镜引导下选择其他器械操作口。一般为腋前线3或4肋间、腋后线4或5肋间.长度均为1~1.5cm。放置卵圆钳探查胸腔内有无出血及异物.确认肺组织及纵隔、膈肌损伤程度。有序探查胸壁、肺、纵隔、心包、膈肌.必要时加5-8cm小切口。止血应用钛夹、电凝或缝扎,部分用经胸壁绕肋缝合结扎止血,10d拆线。较大的肺裂伤以明胶或止血纱布填塞后缝闭。2例应用Endo—GIA切除破损肺组织。封闭肺断面。术毕均行浮水实验检查有无漏气。于探查孑L留置多侧孔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至胸膜顶。肺复张不好的可加用负压,负压一般不超过1.96kPa121。
2结果
本文共行电视胸腔镜诊治32例,辅助小切口1例。手术顺利,术中无死亡病例出现,仅1例因右心室壁刺伤而中转开胸心脏修补术。胸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5~660min,平均75min。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平均1.5(1~3)d。术后随访2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讨论
1910年瑞典医生Jaeobaeus首先在临床上使用胸腔镜。直到1946年巴西人Braneo首先报告5例创伤后病人。应用胸腔镜来评估是否需要开胸。1974年美国人Senno等报告用硬质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确定胸部刀刺伤的部位。之后随着内镜材料、光学及电视成像系统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成为现实。1992年以后,国内许多大医院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胸腔镜已被认为是体外循环问世以来胸外科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革命.已成为许多胸科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特别是本世纪初网络技术的发展,腔镜技术与远程机器人的完美结合。使得现代外科具有划时代的飞跃。
胸腔镜处理胸外伤的优点及局限性:(1)优点①胸腔镜手术微创,切口小。无须切除或撑开肋骨,呼吸肌不受破坏,术中出血少。胸部切口并发症少,术后伤口疼痛轻,病人可用力咳嗽.利于排痰,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胸伤康复极为有利。②减少胸外伤手术前观察时间,争取手术时间,为病人开胸或剖腹探查提供确切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或剖腹探查,改变了传统的经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漏气、出血量再决定手术与否的模式。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处理。③手术对上肢运动影响小。提高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特别适用老年体弱.心肺功能差,不能承受常规开胸手术的胸外伤病人。(2)局限性①胸腔镜对麻醉要求较高,常要求双腔气管插管,术侧肺萎缩,故对心脏贮备功能极差不能耐受单肺通气的胸伤者不宜采用。②病变范围广时,内镜器械处理有一定局限。③双腔气管插管、腔内缝合切割器、激光电刀等设备的使用费用较贵。④胸腔广泛致密粘连时,胸腔镜及操作器械无法进入。⑤术中如遇大出血或心脏损伤,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严重肝脾破裂等多发伤,常因操作困难需要配合胸部小切口或中转开胸、开腹手术。本文胸腔镜对33例胸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结果发现所有胸外伤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死亡病例出现.仅1例因右心室壁刺伤而中转开胸心脏修补术。术后随访2个月,均恢复良好目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因此.胸腔镜为急性胸部损伤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合婵掌握适应证.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科学诊治,从中受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傅晓源,易石坚,胡英斌.电视胸腔镜诊断与治疗胸外伤的临床研究[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2):72-73.
[2]于增峰,顾春雷,王雪冰等.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224—225.
[3]潘毓标.电视胸腔镜的临床进展[J].广两医科大学学报,2005,22(4):56—57.
[4]谢晓勇,吴文森,龙驹.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1):53—54.
[5]曹洋.宗声.杨其伟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