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2015-10-21 20:03王贤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治疗

王贤俊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腕舟状骨折治疗临床疗效,探讨适应证、禁忌症,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腕舟状骨折病历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患者3例,1例骨折愈合不良;手术治疗患者19例,其中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4例,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12例,吸收螺钉固定术3例,手术时间23~53min,平均(30±6)min,出血量1~32ml,平均(15±3)ml,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8±1)周,无严重并发症;出院后发生肿胀疼痛1例;返岗时间3周~5周,腕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水平90%以上;治疗后3个月VAS疼痛低于治疗后8周、治疗后8周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握力评分高于治疗后8周、治疗后8周高于治疗前。结论:

【关键词】腕舟状骨骨折;治疗;适应证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42-01

腕舟状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部骨折,约占71.2%,占全身骨折2%~7%,在腕部损伤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腕舟状骨解剖结构复杂、特殊性强,活动范围大,一旦发生骨折,骨折延迟愈合、无菌坏死风险较高,其处理一直是医学界难题[1]。多数医师认为对于新鲜腕舟状骨骨折,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但关于手术时机、方法的选取不同医师莫衷一是,对于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更是充满争议。某院既往收治21例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经精心的治疗、护理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收治于2011年2月~2014年1月,2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45岁,平均(26.3±6.1)岁,左侧10例、右侧11例,新鲜骨折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2±1.2)d,陈旧性骨折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个月~17年,平均(8±2)个月。腰部骨折17例、远端骨折2例、近端骨折2例。纳入标准:①未合并其它类型骨折;②未合并骨质疏松等骨病。

1.2方法

(1)陈旧性骨折处理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手术方法: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桡骨茎突至鼻烟窝处做1个6cm左右切口,逐层切开,暴露保护神经与血管组织,显露桡骨茎突与桡舟关节囊,显露骨折线;②剥离骨膜及其附着关节囊,凿除桡骨茎突,取该处适当松质骨,凿除备用;③屈掌,显露骨折段,清除断端纤维瘢痕组织、硬化骨,止血、冲洗,清除碎骨与凝血块,以备用骨填充髓腔、压实;④复位骨折,断端置入备用骨,压实,X线定位评估复位效果;⑤向舟状骨远端、近端交叉钉入2~3枚克氏针,X线透视再次确认骨折复位、内固定效果;⑥缝合关节囊,组成缝合;⑦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石膏托护固定,评价固定关节活动能力;⑧术后8周行X线复查,若达到满意效果,拔除克氏针。

(2)新鲜骨折处理方法:①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以CT/MRI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前壁石膏固托固定,2、4周后复查,确诊后换管行石膏,间隔2~4周复查1次,直至骨折愈合;②手术治疗: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X透视定位,确定导针,投入入针,止于舟状骨近极关节面下0.2cm,探测导入深度,以空心钻扩髓至骨折线对侧,沿导针方向做一2mm切口,皮下钝性分离至骨膜,保护神经等组织,导针引导下旋入螺钉;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做弧形切口,微型复位钳复位,以克氏针近端钻入,冲洗钉道,拧入可吸收螺钉,石膏外固定8周。

1.3腕关节功能评分

主要評价内容为掌屈、背伸和桡偏、尺偏,分别在术前、术后8周、术后3个月评价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保守治疗患者3例,2、4周后复查,1例骨折愈合不良,8周后骨折均基本愈合。

手术治疗患者19例,其中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4例,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12例,吸收螺钉固定术3例。手术时间23~53min,平均(30±6)min,出血量1~32ml,平均(15±3)ml;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8周,复查X线片,骨折线模糊,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可靠;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8±1)周,末次随访未见骨愈合不良、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发生肿胀疼痛1例,经中药外敷用药好转。术后均恢复工作,返岗时间3周~5周,腕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水平90%以上。腕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握力变化。

3讨论

腕舟状骨表明多由关节软骨覆盖,且有关节囊附着,营养血管较丰富,若发生骨折,极易引起微循环障碍,并发骨愈合不良、坏死[2]。腕舟状骨折多见青壮年,新鲜稳定骨折多见A型骨折,新鲜不稳定骨折为B型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又称C型骨折,不愈合骨折分为D型[3]。A型骨折,可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本组3例患者因病情较轻,担心手术额外伤害,或因费用等原因,选择保守治疗,虽在2-4周内出现1例骨折愈合不良,但经治疗后均在8周内愈合,提示保守治疗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B型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需考虑手术治疗,主要术式为内固定治疗术,本次患者采用经皮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或吸收螺钉固定术,两者各有优劣,前者创伤小,利于恢复,后者无需去除螺钉,安全可靠,骨折愈合效果好,本组患者两种术式患者均愈合均良好。

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尚无定论,支持保守治疗医师认为陈旧性腕骨骨折早期多为稳定性但愈合不佳骨折,病情较轻,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不愈合主要原因为微循环障碍,经保守治疗仍有可能痊愈,手术可能带来额外创伤[4]。支持手术治疗患者认为,既然已无法愈合,提示保守治疗无效,即使采取其它积极措施,也恐难奏效,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坏死、感染的风险更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以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茎突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促骨折愈合效果较好,有助于恢复患者功能,但考虑到就诊患者多为青、中年人,患者自愈能力强,手术耐受好,成功率相对较高,对于老年人、病情较轻患者若无手术必要,仍不建议采用手术。

参考文献

[1]王澍寰,主编.手外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2-249,298-306

[2]刘斌,张立岩,王济纬,等.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0,23(3):227-228.

[3]鞠杰,王黎明.陈旧性腕舟骨骨折3种手术方式疗效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6):682-685.

[4]张凯,郭涛.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治疗与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92-793.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