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锦文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6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时,采用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不仅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小的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胆囊切除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89-01
胆囊炎主要分为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两种,多因细菌的相关感染以及部分化学物品的刺激而所引发的胆囊疾病[1]。急性結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炎症。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及右部上腹疼痛[2]。本文为了探究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治疗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CT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33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患者平均病程为(1.5±0.6)月,患者平均年龄(35.8±1.6)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病程为(1.7±0.9)月,平均年龄(37.5±2.2)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33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具体为:让患者采取平卧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利用腹腔镜对患者病患部位进行确定,通过采用电刀对胆囊及其周围的组织进行分离处理,使患者的病灶部位得以充分暴露。最后利用血管夹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进行分离,从而将病灶胆囊从孔道内切除。
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具体为:对患者进行硬外膜麻醉处理,在患者腹部进行不超过7cm的腹直肌切口处理,使腹腔的位置得以充分暴露,通过血管夹对胆囊周围的血管进行夹闭处理,利用大头针将胆囊汁释放出来,最后对病灶部位的胆囊进行切除,经过腹腔清洗后再进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3]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出血量为(120.5±8.6)ml,手术时间为(228.6±20.8)min,治愈16例,死亡2例;观察组出血量(58.8±5.4)ml,手术时间为(138.5±11.6),治愈30例,无1例死亡。
观察组33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15±5)d,发生并发症4例;观察组住院时间(7±2)d,无1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33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结石引起的常见的炎症。它主要是由于胆囊结石的出现使胆囊管梗受阻,使胆囊汁发生浓缩变化,导致高浓度的胆汁对胆囊粘膜造成伤害,从而引起炎症的变化[4]。此外,部分致病细菌对胆囊的侵入,也使胆囊粘膜产生炎症变化。这种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临床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但由于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抗生素的使用及胃肠减压的治疗,使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炎症得到控制。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炎症较轻的病情,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采用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发现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胆囊炎手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段,通过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不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减缓患者的病痛,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庆建. 结石嵌顿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5): 110.
[2] 陈桂云.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451例围手术期护理配合[J]. 中外医疗. 2012(17): 182-183.
[3] 曹益.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研究[J]. 当代医学. 2013(06): 13-14.
[4] 柳己海.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03): 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