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摘要】建安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依据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工程造价控制的有关原则的方法,着重从操作性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全过程控制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相同的开发环境中,除了开发适销对路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外,最重要的是价格,尽可能地减少工程成本,降低产品市场价格,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技资收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是关键。
建安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和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设计阶段。很显然,项目技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有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小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而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重点转到前期阶段上来,当前尤其是抓住设计这个关键,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因为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外观设计、平面布置及装修标准全部应确定,这些在建筑工程中占工程总造价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只是对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能性进行确定,而这一部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只占工程总造价的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设项目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确定了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只能计量而并不能改变工程造价。因此,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这是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根本所在。
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新开工建设项目应进行招投标,其目的一是引进竞争机制,二是降低工程成本。要慎重选择施工单位,因为施工队伍的优劣关系到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的成败。选择施工队伍主要考察施工企业的建设业绩、资信情况和技术装备等等。应优先考虑近期建设业绩与拟建工程相同的施工企业,而且特别要求创业建设业绩的项目经理未出任项目经理。我们还要求施工队伍的资信可靠。资金不足的企业可能将工程款进行设备的投入;负债经营的企业可能将工程款充抵企业债务。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款难以到位,制约工程进展,影响投资效益。再者是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它不仅使施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现高效、优质、低耗,也使施工企业能有实力在工程造价上给建设单位合理的优惠,同时严格掌握工程招标条件,认真编制工程标底和标书,做好评标定标工作。以中标价为基础通过谈判、协商确定合同及合理工期。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实践证明,凡是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多半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或投标报价均超过标底20%以上,最多的超出65%。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一是合理控制工程洽商,二是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三是做好材料的加工订货。由开发企业引起的变更主要是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和工程项目变更。控制变更的关键在开发商,应建立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工程、预算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权、分工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我们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一道工序施工完毕,时间久了一些细节容易忘记,如果第三道工序又将其覆盖,客观的数据资料就难以甚至无法证实。对签证一般要求自发生之日起20天内办妥。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藏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备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预算人员要广泛掌握建材行情,在现行材料价格全部为市场价的今天,如果对材料市场价格不清楚,就无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从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條件下现实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其特点:(1)控制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纠正偏差;(2)全过程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使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控制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组织和时间等;(3)控制的状态是动态控制。首先确定各种目标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然后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是否有丢、拉项工程。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实事求是。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计价必须准确。预算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内容和套用规定、工地造价计算程序,还要掌握三者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此外,预算人员要坚持到现场了解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对特殊材料进行市场询价,掌握价格动态,提高工程计价的准确性。
随着房地产地产开发土地出让方式、拆迁方式的改变,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开发商自身资金紧张,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是开发企业的当务之急。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多个环节和专业,如前期规划、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具有相应水准的人去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他们工作中的任何失误,都会最直接、最迅速地令企业的效益递减。要提高工程项目效益,企业就必须在工程造价控制所涉及的重要环节上,高度重视人才使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根本上解决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安工程造价的问题,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