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10-21 20:03冯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容实训基地

冯丽

【摘要】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技师"型人才,不同于普通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因此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培训,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62-0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和我院教学改革的步伐,以及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实际情况和目前行业需求分析,通过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当前进行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思考:

1.制定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加大课改力度,发掘专业设置内涵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医疗美容技能,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着专业基础课程的“必需”与“够用”的原则,强调技能性、能力性目标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有皮肤美容、物理美容,中医美容,美容化妆、美容美体、美容化妆品学、美容外科术后的护理及美容心理咨询等。教学中始终紧紧扣住实用性这一特点,突出教学与医疗美容市场的结合。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技能培训

完善與规范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课教学:可以通过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特长,使教学更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进行的开放性、指导的个体性和目标的多样性,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探索运用“新课型”进行教学,如“例中学”类型,通过一定的实例或案例(开展模拟/游戏、情景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模仿。积极选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要求80%的教师、课程中80%的内容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

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可让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参与本专业的美容师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在毕业前取得中级或以上水平证书,提高“双证书”的获得率达100%,提高就业竞争力。

5.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工学结合

实验、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社会性、服务性等功能,同时可通过建立职业技能考核培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形成集教学、实训、实习、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于一体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市场竞争力和新技术的开发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弊端。为让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要求全部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进行顶岗实训。

通过加强与已建实训基地的联系,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提高实践技能。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对口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依托学校来完成对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并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改善员工的素质结构。学校则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课程,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对口培养技术性人才,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6.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医疗美容专业的实践教学就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医学美容专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

重视校内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素质培养。一方面促使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接受专业教师,实行现场轮训,增强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或者选派教师到有关单位培训、进修,构建更强硬的师资队伍。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推行教学改革,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应是贯彻在每位教师教学当中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吴勇;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8期

猜你喜欢
美容实训基地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美容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美容疗法 快速消除橘皮纹!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