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5-10-21 20:03王跃复于水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骨折

王跃复 于水泳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位于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分为密度最大化投影、重建多个平面层和重建容积三项,对比检测结果并和手术时候骨折数据对照。结果:在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测量之后,两种对颌面骨骨折的CT检测方法结果不同,且多层螺旋CT的评分高于X线平片,故此,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颌面部;骨折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9-01

颌面部骨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重叠的层次比较多,包括颧骨、鼻骨、上颌骨、腭骨和泪骨等,在颌面部骨骼受伤后,要治疗的困难程度比较大,复原整合面部的要求也是比较难,故此,在临床上是非常关注颌面部的诊治,对于检查颌面部外伤的方法也是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做到扫描迅速、层次多、层面细、扫描后处理技术先进且强大,可以使得颌面部骨折的重组图像方位广、更加直观化、再现图像更加真实[1]。故此将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上,能够更加全面直观的看到具体情况,本文为研究其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上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甚佳,现下文将报道详细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位于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50例。在这50例患者中,男占42例、女占8例,年龄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18±5.69)岁。其中包括交通意外受伤的17例患者、由于暴力致伤的9例患者、由于高处坠落受伤的14例患者、受到钝器袭击受伤的10例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先使用X线平片,再采用CT进行扫描。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分为密度最大化投影、重建多个平面层和重建容积三项主要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或者t检验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情况,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所有50例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1例,患者在受伤后的三十天、六十天和九十天的时间内分别进行了复诊检查,对颌骨痊愈情况的评分标准是骨痂长成的状态。在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测量之后,两种对颌面骨骨折的CT检测方法结果不同,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看到多层螺旋CT的评分高于X线平片,故此,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的检查结果对比

测量方法 三十天 六十天 九十天多层螺旋CT 0.81±0.24 1.86±0.52 2.25±0.61普通CT 0.59±0.21 1.52±0.43 1.71±0.49

3讨论

颌面部骨质重叠的层次比较多,包括颧骨、鼻骨、上颌骨、腭骨和泪骨等,而且其骨和骨之间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颌面部骨骼受伤后,通常会使得面部形成畸形,要治疗的范围比较广,复原整合面部的要求也比较难,故此,在临床上是非常关注颌面部的诊治,对于检查颌面部外伤的方法也是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通CT能够从多个广角和不同方面来扫描,但是其弊端是只能看到某一个层次面积的结构,而不能够看到颌面骨扫描的骨折线和骨折三维空间,而螺旋CT扫描不会给患者的放射线剂量加大,还可以达到扫描迅速、层次多、层面细、扫描后处理技术先进且强大等功能,可以使得颌面部骨折的重组图像方位广、更加直观化、再现图像更加真实[2]。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根据扫描后的平面CT图像数据,再经过计算机3D软件对其进行重建后,通过工作站处理成三维形式,形成直观的解剖结构[3]。扫描时让患者平躺在床,正面朝上,患者先将头部位置进床,做好标志圈画后再进行扫描位置的确定,从患者眼眶上面到颏部,采用平行扫描方式扫描直到颌骨下面的范围。扫描的层面厚度和距离都各为3mm,结束后再分1mm的层面厚度用来扫描重建图像,将这些图像的数据传送到螺旋CT图像的工作站当中去,进行图像的后期处理。处理的方法是首先做成密度最大化的投影图像,然后在重建后形成多个平面图像,最后是重建容积[4]。第一,做成密度最大化的投影图像,原理是把3D容积物体表面和其明暗阴影用数据显现,扫描后形成模拟的图像,超过数值部分的圖像像素用相同密度来处理,根据CT中取得的平面图像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将其做出三维结构图形。第二,在重建后形成多个平面图像,是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重新组建出不同的角度方向,调整好宽度和位置,确保可以完全看到骨折的情况;第三,重建容积,将图片进行水平旋转,角度为30度,观察具体情况后进行1次拍照记录,再次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用切割和旋转等不同方法表现出骨折的地方,和骨折断面层端口的360度不同方位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当中,使用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测量之后,两种对颌面骨骨折的CT检测方法结果不同,且多层螺旋CT的评分高于X线平片,故此,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海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20-221.

[2]孙明磊,王海斌,刘杰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复杂骨折诊治中的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793-795.

[3]何伯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医药前沿,2012,02(1):66-66.

[4]李立.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PR、VR)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2,52(32):96-97.

猜你喜欢
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骨折固定期推拿的意义你了解吗?
骨折术后的内固定物一般何时取出?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骨折常见病问题
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骨折初期不能补钙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