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抒语
音乐风格是各种音乐要素——曲调、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和曲式等富有个性的结合方式。笔者曾执教《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这一作品时,由于学生对该类中国古典音乐陌生又心存抵触,任凭我在教学中花费口舌,还是无法使他们感悟到广东音乐的独特韵味与精妙。既然学生无法从曲子自身品悟其风格,那么就请他山石来攻克顽玉。
几经研思,我另辟蹊径走一条新路,在多次教学内容调整的尝试下,对此类题材作品的把握最终取得了令我满意的效果。我发现对比教学运用对于音乐风格把握具有比较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横向对比——瞬捕感性印象
在导入的设计上,我“舍近求远”不着急引出广东音乐。而是在水乡美景映衬下,请学生听《雨打芭蕉》与《欢乐歌》片段,选择哪一首是江南丝竹。不出意料学生很快就选出了正确的片段,有一大半的学生还能说出主奏乐器是二胡和竹笛。
我追问“为什么不是另外一首呢?”学生有点窘迫,憋红着脸:“就是感觉第一首比较清秀素雅,另一首不如它清秀素雅......” “那另一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继续追问。 学生们好比水壶里煮饺子有口难言,似乎体会到了什么,但这体会又像一缕青烟,闻得到但是抓不住,更说不出它的形似。 面对公开课一开始就遭遇“冷场”我异常淡定。因为在以往此课教学中,我时常遇到类似的窘境。最痛苦的,是在我扎扎实实分析了音乐以后,依旧无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乐广东音乐其风格要素。
今天看着他们有口难言又跃跃欲试的样子,我暗自得意。因为我即将尝试一种新的方法,这暗藏思潮的“冷场”正是我要留在学生心中的第一个“印象美”。 在5分钟的导入中,通过他们熟悉的江南丝竹,秀美轻盈、柔和清澈的风格特征,对照出陌生的广东音乐 艳郁华丽、活泼动听的总体风格轮廓;也许此刻学生对这个印象感无法化为语言,但是这只是个开始。
二、纵向深入——进入理性认知
音乐的特色,全依靠其表现要素来展现。换言之,音乐风格的差异,其实就是音乐要素的差异。 学生一耳就能听出江南丝竹的“雅”,说不出的广东音乐的“嗲”。 到底是哪些要素造成的差别呢? 学生在导入部分已经表现出对音色要素的敏感,能够准确听辨出江南丝竹的主奏乐器是二胡和竹笛,对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久猜不中而充满好奇。 我顺势从此处切入,隆重推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高胡。 有了导入的对比,只听《雨打芭蕉》第一段,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高胡其高亢、脆亮的音色特点。以及高胡演奏技法中善用滑音与颤音,使得曲调充满油滑艳丽、风趣活泼。 他们还能甩着头,尖着嗓子演唱模仿滑音的演奏效果。最后不忘加一句,“这是江南丝竹没有的效果”。就这样没费唇舌,建立起了学生对陌生乐种的第一重理性认知。
在《丝竹相和》这课的构思中,我认为既然学生熟悉江南丝竹,那么为何要舍近求远另立门户去讲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潮州音乐、福建南音是我国近50多种丝竹乐合奏四大杰出代表。他们形成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属于丝竹乐合奏这一大家庭,有个性更具有“共性”。 在接下来的两首音乐的对比聆听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发现:在节奏上,两个乐种都有紧凑、活跃的特点。在旋律上,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细腻、流畅的婉约美。 就这样借力发力,靠着学生自己聆听对比,把广东音乐节奏、旋律两大要素特点,介绍得清楚又轻松。 其实,对比并非一定是两者相较,比出差异才是胜利。 建构主义体系认为:运用原有认知向前后拓展构架新认知,使得学生能够更轻松掌握新知识。
本课的难点之一是认识理解《雨打芭蕉》旋律中“连环扣”、以及《欢乐歌》“加花变奏”这两种传统音乐创作手法。因为整堂课一直在层层深入的要素分析中进行,学生对两个乐种的比较形成一种惯性。 当总结回顾,再次梳理要素特点时,我用游戏的形式出示 图表一(上课时部分空格空白),提到其中一种创作手法时,学生立刻就想到了另一种,并且很自然把这两种创作手法组合记忆,形成原始自然的音乐理论体系。 这也为以后学习“鱼咬尾”、“螺蛳结顶”等中国音乐特色创作手法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立体拓展——精选素材,发掘独特对比体系
对比教学是借力发力的好方法,我们尝到了省时省力的甜头,但是并非所有作品都适用,乱用滥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陷入迷茫中。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情况尤其适合对比教学:
1. 在建构新知时, 正如《广东音乐》一课,以熟带生自然引入陌生曲种。较之异同,深刻体验陌生曲种的独特腔韵。使得学生在熟悉与陌生的碰撞中,直接快速地把陌生认知内化,并与原有知识结成体系。
2. 在对比拓展时,比如2012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影视金曲》,本单元首要重点是“主题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揭示渲染主题思想的作用。重点聆听分析《辛德勒的名单》或《伴随着你》这2个“主题音乐”,当在学生思想中建立起,主题音乐与影片主旨是高度吻合的认可以后。应该要适时与场景音乐、插曲音乐、片尾音乐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出主题音乐的全局性,主旨性,唯一重点性。
3. 在体系建立时,比如中国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大类型,这是初中阶段需要重点掌握,学生能够清晰分辨出各自风格的知识点。 2012版教材中分别在,七上《劳动的歌》、七下《小调集萃》、八下《山野放歌》这三个单元逐一呈现。我们在这三个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有一个全局观。 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都应该适量与另外两个民歌类型,进行各种形态的对比。通过反复的对比总结,在学生脑海中构建一个总与分的体系感。
其实,教学设计也是艺术创造,当我们选定了适当的对比素材,如果没能付诸于合理的形式手法,也是枉然。如何使得欣赏课对比教学更高效,学生更乐于接受,就要努力创造一种形式美,把对比巧妙融合进各种趣味互动中。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实事求是,不牵强附会;及时梳理、善用表格;巧设支架,让学生亲自收获。
教师只有能够对作品准确定位,什么作品适合用来对比,与谁对比,如何对比,何时对比,才能少、快、好、省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就如同《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一样,只讲广东音乐就如身在此山中,无法破晓其全貌,讲得再精彩细致也只是山中一景,而不得窥以全貌。而一旦对比不恰当,更会造成学生学科知識体系混乱的后果。
总之,对比教学的成功是建立在对教材体系高屋建瓴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尽可能拓展周边知识,完善强大自身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教材体系做梳理,在脑中形成所教学段知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