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空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每遇到作文,大多数学生不是东翻西找、东拼西凑,就是冥思苦想、胡编乱造,对作文有种惧怕心理。学生虽深处农村,却看不到自然的美,农村生活的趣,反之,套话、假话、空话连篇,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更有部分学生错别字百出、词不成能句,句不能成文。教师往往把其原因归咎于农村生活枯燥单调,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狭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深究其因,有其客观因素,亦有其主观因素。从客观上讲,学生身处农村,受学习条件、生活环境的限制,阅读量少,词汇积蓄量较贫乏,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从主观上说,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缺乏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方法的指导。其实农村特有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特色的生活实践内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来组织教学,将会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下面,本人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激发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习作是一种学习,而且是相对枯燥的学习。如果我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讲究激趣方法,学生惧怕心理何以消除。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捉蟋蟀、捅蜂窝、抓鱼虾等都是他们的课余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感到害怕头疼,但玩起上面的一些事情却十分带劲。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搜集整理,就会成为他们作文的好材料,学生也乐意习作,渐渐地培养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在一次与学生交谈中,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特别喜欢钓青蛙。我问他怎么钓法,又教育他应该如何保护青蛙,然后以《钓青蛙》为题让他写一篇作文。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写道:“钓青蛙十分简单,只要拿一根小竹竿,两端系一根线,再把蚯蚓拴住,吊在线头上做钓饵,这样就做成了钓竿。拿到池塘边把钓饵放在草丛里上下抖动,便引来了许多青蛙。”“傻乎乎的青蛙一口吞了蚯蚓,你把它吊在半空中,伸手抓住青蛙,拔出钓饵,一只胖墩墩的青蛙就到手了。”后来“老师告诉我,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我就再也不钓青蛙了”学生写的是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他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文章就写得比较生动、具体。
学生写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的世界,表达出独特的认识。习作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特别希望习作能够得到肯定。评价时对学生习作中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教师要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批改作文时,我们应该向农民学习,把庄稼种下,多施肥,勤耕耘,庄稼自然会长得好,不能像园丁一样按预定的样式去胡乱修剪花草。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巧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评语要以情感人,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形象的句子,一个生动、准确的词语,甚至用得好的一个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加他们的信心。这样,评语就成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放飞学生心灵的天地,学生才会乐学乐写。
二、组织开展活动,引导体验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平时还应给他们多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给他们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一篇篇神采飞扬的习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加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努力创造各种生活实践条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投入生活实践,并且加于随机引导启发,融作文指导于活动中,就可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注重阅读积累,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你,或从各种各类传播媒体中汲取优美词句,都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到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而且而要指导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并熟读成诵,抄写甚至默写。经过日积月累,精彩的语段读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对比,什么叫比喻、拟人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个个段落,连同段落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一旦学生习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如五年级上学期学了《窃读记》这篇课文,里面许多精彩的句子学生牢记于心。前不久学生参加“读写天地”杯征文比赛活动,有学生写到:“我一拿到《读写天地》,就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农村小桥流水,山谷田园,民风淳朴,民俗奇特,无不蕴含着知识与神秘。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生活,只要教师有计划地持久地开发学生实践这个写作素材的泉源,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观察生活,体验认识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注重學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材料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内容就会丰富充实起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一篇篇神采飞扬的习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