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015-10-21 20:03李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

李娟

【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进行探究。方法在我院60个护理科室对住院患者建立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并加以实施;对实施前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及各项指标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较,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建立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加以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进一步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63-01

这几年来,在我国医学水平逐渐提高的基础上,各大医院的临床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1]。经长期临床护理工作发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颇高,这对住院患者预后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跌倒事件的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降低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笔者重点对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重点对我院60個护理科室的住院患者采取预防跌倒安全管理,包括内科患者、外科患者、妇产科患者及儿科患者等,危重、老年患者若干人次,其中比例较大的为危重病症老年患者。

1.2方法

对我院60个护理科室的住院患者构建预防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涵盖了(1)跌倒质量管理小组的成立,进一步构建跌倒专项管理制度[2];(2)构建完善的跌倒监控管理体系;(3)设置跌倒应急预案;(4)设置跌倒预防策略;(5)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将各项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护理工作中去。

1.3判定标准

①跌倒发生率]跌倒人数/住院患者总人数×100%[3]。

②结合杨雅[4]等作出的研究,并结合采取自制坠床管理质量评价表,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6项指标共10分:入院/转科患者跌倒风险评估(2分)、跌倒预防策略(3分)、跌倒处理策略(1分)、跌倒登记报告报告(0.5分)、跌倒事件处理反馈(0.5分)及护士跌倒管理知晓程度(3分)。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前,60个护理科室上报跌倒事件360例次。其中,男230例、女130例,年龄3~91岁、平均(68.8±9.9)岁,当中有192例为>60的老年患者;354例经处理无碍,6例死亡,坠床时发现,经抢救无效死亡。

实施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后,60个护理科室上报跌倒事件40例次。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89岁、平均(67.8±8.9)岁,当中有36例为>60的老年患者;40例经均处理无碍。

对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较,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实施前后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实施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后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要想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便需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其中,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在临床整体护理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涵盖了以下几大方面的内容:

(1)跌倒专项管理制度的构建。对跌倒专项管理制度进行设置,并加以完善,涵盖了预防跌倒的风险评估及措施,相关报告及处理策略,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等。其中,健康教育需充分重视,需定期采取健康教育活动,以此使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跌倒监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之前发生的跌倒事件展开原因的分析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以此使类似的跌倒事件的发生能够得到有效降低。成立预防跌倒管理小组,将分析结果传达到每一个科室,做好跌倒控制的把关工作,并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跌倒应急预案的设置。在患者跌倒的情况下,需及时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如生命体征及神志等,以伤情轻重及跌倒类型采取对应的措施,及时通知家属,并要求相关护理人员掌握应用预案的内容。

(4)跌倒预防策略的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张贴预防跌倒的警示牌,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跌倒策略,最好让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加强夜间巡视;对患者家属做好防跌倒的教育工作,以此使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能够得到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工作[5]。具备跌倒的预判能力,能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以此为患者跌倒应急提供帮助。

本组抽取了我院60个护理科室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对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较,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叶丹青[6]等作出的研究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在建立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加以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进一步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琴.涂颖.宗媛.老年优质护理病房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1:142-144.

[2]余丽君.王亚娥.邢麟.杨文华.王晓燕.杨春娟.危重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174-176.

[3]陈雪霞.基层医院建立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可行性[J].海南医学,2010,13:135-136.

[4]杨雅.李红莉.全员安全管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03:262-264.

[5]周静.蒋勤慧.乔建歌.张璐.跌倒安全管理路径对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认知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3,02:99-100.

[6]叶丹青.章旋燕.建立有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管理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332-333.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
2011—2015年住院前十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浅谈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浅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