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经腹经会阴联合超声结合TUI显像技术对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2015-10-21 20:03刘同芬李海涛王东艳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瘢痕妊娠诊断

刘同芬 李海涛 王东艳等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经腹经会阴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在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其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92例瘢痕妊娠患者进行经阴经腹经会阴彩超及TUI检查,分析子宫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并测量滋养血流。结果:根据声像图病例分为孕囊型138例、不均质团块型72例、胚胎型82例;根据患者妊娠囊大小、妊娠物的血供及患者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临床处理方案。结论:彩色多普勒经阴经腹经会阴联合超声结合TUI提高瘢痕妊娠诊断率,并除外滋养细胞疾患。

【关键词】经阴经;联合超声;TUI显像;瘢痕妊娠;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04-01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又称切口妊娠,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着床于子宫剖宫产后的瘢痕处,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系妊娠物完全位于宫腔之外,周围被子宫肌层级纤维组织包裹,易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学者认为瘢痕妊娠比前置胎盘的危害性更大[1]。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防止子宫破裂及大出血的方法。本研究将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9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年龄22-49岁,从而探讨超声对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292例,年龄22-49岁,既往均有剖宫产史,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患者均有血HCG水平升高,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或不伴下腹疼痛入院。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GE公司生产的Vo|uson E8四维彩超,探头频率3.5~7.0 MHz。膀胱充盈时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变部位后,存图后再进入TUI成像状态并存图;后排空膀胱进行TVS,取膀胱结石位,检查前探头先涂超声耦合剂,再套上无菌避孕套,探头缓慢伸入阴道作纵、横、斜等多方位发检查。检查子宫宫腔、宫颈、双附件及盆腔,重点观察子宫下段原剖宫产切口处异常回声,了解其形态大小和回声类型,血流情况,内部有无卵黄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及与峡部前壁浆膜层最薄处的厚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情况并测量阻力指数。

结果

2.1超聲声像图表现分型

孕囊型:共138例,子宫下段膨大,孕囊附着与子宫切口瘢痕处,附着处子宫肌层变薄,周边血流信号丰富;不均质团块型:共72例,宫腔及宫颈管未探及妊娠囊,切口瘢痕处可探及不均质团块,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变薄,周边及其内血流丰富,向肌层延续,测其内血流均为低速低阻型,胚胎型:共82例,切口瘢痕处可见胚胎附着,与子宫肌层界限欠清晰。

2.2治疗方法

经MTX及介入动脉栓塞治疗238例,子宫全切9例,半切15例,保守治疗超声引导下清宫术30例。

讨论

CSP是异位妊娠中最罕见的,是子宫肌层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切口妊娠的发生的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第一,剖宫产后切口愈合不良,子宫肌层存在微小裂隙,胚胎易在裂隙处着床,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文献报道有62.4%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在切口处存在微小裂隙[2];第二,术后子宫内膜感染及人工内膜损伤,导致子宫内膜覆盖不全,血供减少。第三,子宫峡部瘢痕厚度较周边肌层明显薄弱凹陷,子宫瘢痕处血管增生肌层炎症伴玻璃变性容易导致受精着床发育。另外,前次剖宫产手术的质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子宫下段切口处是解剖学的子宫峡部,在非妊娠状态下长约1cm,至妊娠末期,子宫下段长度可达7-10cm,剖宫产后此处又复旧为子宫峡部,此处肌层薄弱,收缩力差,血窦不易关闭,出血后不易止血;此外,滋养细胞在此着床,可直接穿侵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壁,因此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易引起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其他并发症,非常具有危险性。早期诊断尤为重要。Godin等曾于1997年提出子宫下段切口处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为:①宫腔内未见妊娠依据;②子宫颈管未见妊娠依据;③子宫峡部前壁见妊娠囊;④孕囊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组织有缺陷等。根据超声表现,可以将切口妊娠分成两种类型,孕囊型:在剖宫产瘢痕处见完整的孕囊,孕囊与切口位置关系密切,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胚胎存活时看见胎心搏动,PW呈低速低阻型,宫颈内口闭合;不均质团块型:切口瘢痕位置可探及不均质稍高回声团块,周边及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包块略向子宫外突出,与该处子宫肌层界限不清,系由滋养细胞之间侵入子宫瘢痕处菲薄肌层所致。胚胎型:切口瘢痕处的孕囊向宫腔内生长,此类孕囊可生长时间较长甚至生长至足月,占据宫腔的大部分,但是易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通常宫颈口闭合。

子宫下段切口处空间较小,滋养细胞在此着床后难以正常发育,在妊娠过程中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或不伴下腹痛,因其缺少特征性,临床上较易误诊为难免流产,宫颈妊娠,绒癌,子宫肌瘤变性等。由于妊娠物侵入了子宫肌层,血供也较丰富,子宫下段又缺少肌肉组织,血窦不易关闭,强行清宫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当患者有剖宫产史,出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一定要注意和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绒癌、宫颈妊娠等疾病鉴别,避免操作不当引起严重后果。

TUI是近年来一种新的3DUS显像和观察模式,是利用容积超声原理对所采集的容积数据进行多方位断层,为妇产科提供较传统二维及三维更多的信息。TUI不仅能获得与二维超声相似的断面,还可利用容积数据的获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且数据可在脱机后进行处理,通过对图像的旋转、平移,可获得各方向的平行断层图像,从多角度、多平面加以观察,使图像更直观、空间关系更明确,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优于传统超声技术。TUI还使超声与MRI一样能提供冠状面、横切面、纵切面等不同方向的多断面显示,而且层间距与断层数都是可调节的,最小层距可达0.5mm,可对整个病变部位扫查并对存储的容积数据进行断层分析,因而可减少小病灶的漏诊。TUI同MRI一样具有可规范化操作及利于重复和随访会诊等优势,还可以进行实时成像,实时断层分析,加上超声无创、简易、快速的特点,与三维、四维、VCI等技术合用,不仅可减少漏诊,利于诊断,且可对病灶定位定性及定量分析。

超声不仅可以用于瘢痕妊娠的诊断,对其治疗也有指导意义。当今,随着传统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剖腹产,增加了瘢痕妊娠的发生率,由于其缺少特异表现,极易误诊,对其进行盲目刮宫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虽然剖腹产过生中,医生的缝合细致、清理彻底可以减少切口发生的可能,但是降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重在预防。

参考文献

[1] 邓梅先,柯水香.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治方法探讨[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6(4):26.

[2] 焦光琼,凌梅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04,13(1):16-18

猜你喜欢
瘢痕妊娠诊断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有效性和并发症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