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林
摘 要:由于我国应试体制的影响,学生、教师对于笔试的过于重视,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过于偏重阅读和写作部分,从而忽视了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对于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结合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思考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拼音的发音存在问题
拼音作为进行汉字学习和拼读的基础性工具,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学习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但是由于应试制度的影响,
教师缺乏对学生在拼音拼读方面的系统化学习,和细致化的辨析,
使得很多学生对平翘舌不能正确区分,对于n音和l音不能够正确发音,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会使得学生产生不良发音习惯,给学生今后的朗读学习带来巨大的阻碍。
2.朗读时缺乏抑扬顿挫
语言之美在于它自身的抑扬顿挫,而这种抑扬顿挫正是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之后的一种适当的情感表达,但是教师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上的缺失和学生自己练习上的不足,最终导致了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缺乏丰富的情感表达,让人听起来如同白开水一样淡然无味,缺乏听觉上的审美感,不利于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3.缺乏足够的朗诵练习
由于教育制度的影响,老师和学生更多考虑如何在试卷上将分数提高,不断提升笔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对朗读能力的适当训练。小学生在学习上由于年龄较小,缺乏在学习上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练习,课下很难让学生朗读课文,而且在朗读上出现的错误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得不到朗读训练的最佳效果。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把朗诵作为一项语文听、
說、读、写四个能力当中最不重要的一项,造成了学生朗读能力的不足,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带来了困难。
二、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1.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首先就要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和老师对朗读能力的错误观念,只有学生和老师从心底里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才能够从行动上根本上注重对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是需要国家通过进行逐步的改革、教育部门实行越来越合理的考察制度,教师合理实施而实现的。
2.教师加强课堂上的朗读练习
朗读能力的加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学生和教师能够有足够的耐心,而朗读练习最好能够由教师当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在我的课堂上,我会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进行不同的朗读练习,对于议论文等说明文我会采取提问学生进行分段朗读的策略,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于一些对话性的叙事文或者是剧本,我会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针对诗歌,
我会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同一句话让不同的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读,这就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最佳的朗诵方式和情感,最终达到学生之间朗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时,我也会拿出一些朗诵水平较为出色的录音,让学生进行模仿,因为模仿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模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朗诵的正确方式,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
3.及时进行课后巩固
尽管课堂上的朗读练习很重要,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
此,学生只有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得自己的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我经常会布置下去自己一些指定的、适合小学生朗诵的趣味性读物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要求家长签字证明其已经读过。同时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部分用录音机或者其他设备进行录制,拿到学校由老师进行点评、纠正。这样的方法既避免了学生荒废课下的大量时间,又避免了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出现错误读音而无法及时纠正,这一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加强对学生的听力练习
听与说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听力提高了,朗诵能力自然会慢慢好起来,朗读能力优秀,听力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因此,加强听力能力对提高朗读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我经常在早自习的30分钟中给同学们播放一些朗诵十分标准的课文,让学生在这一环境的不断熏陶当中,对于如何朗读课文有着更深的理解,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通过这种听觉上的情感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最终理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朗诵的美,从根本上意识到朗读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更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小学朗读能力教学上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通过对朗读的不断练习和纠正,教师通过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够标准且有感情地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郭爱芬.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1).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