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东
摘要:作为地铁车站的主材料之一,混凝土应用面广,但施工难度大,在施工期间,经常出现开裂、渗漏水等缺陷,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文章将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在了解该车站混凝土施工背景概况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该车站混凝土施工缺陷防治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铁车站,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技术
1.某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背景概况
某地铁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单跨双墙叠合结构,包括连续墙、内衬墙、侧墙、顶板、中板、底板均以混凝土施工,为便于工程进度控制,工程单位将地铁车站划分为7个施工段,在第一施工段底板、下衬墙、中板、上衬墙、顶板完工后,工程单位对该段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了全方位自检,得出下表1-1的检查结果:
基于上表,可看出该段混凝土存在严重的施工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在现场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发现在顶板、站厅侧墙,以及顶板和侧墙的交界位置、靠近诱导缝位置等,都有裂缝存在,伴随程度不一的渗漏现象。
确定墙体和顶板等位置的宏观裂缝,属于受拉效应型裂缝,由等代温降荷载引起。混凝土结构在等代温度荷载用下,产生小偏拉应力场,而且车站混凝土结构的纵向长度比较大,因此随着等代温度荷载的加大,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拉应力随着增大,结构就会出现收缩变形,而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抵抗拉应力影响,混凝土开始呈开裂迹象,当裂缝扩展成贯通裂缝时,就会出现板间渗漏现象。
2.案例地铁车站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的技术建议
为避免本施工段出现混凝土缺陷,认为有必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通过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掌握混凝土预应力大小的分布情况,同时从结构模式、工艺手段和材料等方面入手,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1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有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构在承载之前,大量微裂缝出现在骨料与砂浆的交界位置;加载后,混凝土结构工作状态变得异常复杂,在低应力影响下,裂缝的非线性特征明显,钢筋和混凝土均有粘结滑移的交互效应现象,另外混凝土在浇筑后,水化热促使准温度场的形成,再加上持续的荷载作用和不均匀徐变,其结果造成混凝土严重开裂。现随机选取本地铁车站每个施工段1根规格相同的简支梁进行非线性分析,每根简支梁的跨度均为3.6567m,截面面积25.8c㎡,其上仅配置4根主筋,如下图2-1所示:
经试验,得出混凝土和钢筋的平均参数如下:
①混凝土:抗压强度24.5N/mm2、抗拉强度2.45N/mm2、弹性模量21.3GPa、应力峰值应变0.02。
②鋼筋:弹性模量191.4GPa、屈服强度413.5N/mm2。
2.2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从本工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果中,提取本次混凝土施工的参数,期间为避免出现第一施工段的混凝土缺陷问题,需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手段,详细施工方法如下:
(1)混凝土施工。为选择最为适合本工程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按照水泥372kg、水205kg、砂620kg、石1153kg、减水剂2.6kg的标准,配合比设计了基准混凝土,然后分别加入300g、600g、1000g的纤维,形成编号PP1、PP2、PP3三种编号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这些混凝土在制作时候,混凝土投料顺序、搅拌方式、搅拌时间、搅拌频率等,对混凝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制作的质量均匀,要求在制作混凝土时,按照以下流程搅拌混凝土:
①确定混凝土编号,按照比例准备好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纤维等材料。
②将全部石子、砂子和10%的拌合水,放入强制搅拌机中,搅拌30秒。
③将全部水泥加入搅拌机中,搅拌30秒。
④将全部合成纤维和减水剂,加入搅拌机中,搅拌60秒。
⑤将剩余90%拌合水,全部倒入搅拌机中,然后进行卸料。
按照以上流程制成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化学稳定性,正好弥补了普通混凝土所不具备的优点。
混凝土施工期间,考虑到现场混凝土施工面积大,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为避免出现第一施工段混凝土开裂的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断面底板、下衬墙、上衬墙、墙板等位置,布置振弦式应变计,以监测各个位置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情况,其测点布置情况,如下图2-2所示:
在抗渗防裂的测试段,测试断面1与诱导缝保持1.2m的距离,测试结果显示该位置预应力状况非常复杂,很容易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断面2主要针对顶板和上衬墙的裂缝问题,重点监测混凝土的应变态势;断面3主要针对底板、衬墙、顶板的温度收缩应变,尤其是两诱导缝的中间位置,其预应力影响最为明显,也属于监测的重点;断面4和断面5,由于顶板位置有计划设置预应力索,并且没有将该位置作为监测重点。监测结果要求在混凝土施工时,选用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品种,以减少温度控制的难度,其中温度控制,在前几日最为重要,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后,根据温差的变化情况,考虑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内部的影响,以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同时在裂缝宽度控制的允许范围内,合理调节混凝土中纤维的含量,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保持在最佳状态,方可避免裂缝带来的渗漏影响。
(2)预应力筋布置施工。在混凝土施工的同时,预应力筋布置也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举措。本工程预应力筋的布索位置选择,需结合温度收缩的影响状态,期间发现顶板和中板衬墙,在顶板衬墙拉应力和连续墙、底板约束的双重作用下,中间部位出现于纵轴垂直的裂缝,以及在诱导缝的周围,发现明显的斜向裂缝,并有明显的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情况。预应力损失情况估计时,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时某些部位预应力不足,从而导致混凝土受拉;太高时混凝土会产生过大的反拱度;只有在找到预应力损失规律后,分时段计算各种损失的相互关系,才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预应力损失值。经反复估计,最终确定以下几方面的预应力损失原因:锚固变形、钢筋回缩、接缝压缩、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预应力筋与台座存在温差、预应力筋松弛、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徐变、螺旋式钢丝挤压混凝土。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在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同时利用有限元建模分析锚固区域的应力状态,尽量采用分散型式锚固预应力筋,并检查预应力筋的应力集中程度,以及在布置预应力筋的时候,顶板区域以分散的模式布置,接近顶板与衬砌墙交接位置则要加大预应力筋布索的密度,按照这种方法,连续墙施加于衬墙的预应力,就会分散到诱导缝的中间,另外诱导缝钢筋用量增加后,以及利用纤维混凝土施工衬墙,即可有效控制衬墙混凝土的开裂。至于预应力索形的安排,要重点考虑张拉工作长度对混凝土正常施工的影响,本工程在一端进行张拉,以抛物线方式引至板顶面,各索张拉端越过中位,最后锚固于诱导缝的周围。按照这种预应力索形布置方式,其中部的总预应力荷载,相当于索端的1.5-4倍,有效抵消了混凝土收缩拉应力的作用。
3.结束语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地铁工程混凝土施工缺陷处理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地铁工程混凝土施工环境条件的差异性,要求以上方法在其他工程中应用时,结合具体工程的施工情况,予以因地制宜地参考借鉴,以保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赵高亮.地铁车站侧墙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0,(28):143-144.
[2]徐健,杨洋,陈梦成等.地铁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5):1-3.
[3]武军.地铁车站防水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J].云南水力发电,2014,(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