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平
摘 要: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将课堂教学当作师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这一理念突破传统理念的限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动态生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预设,却从主观上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师生交流,需要维持课堂的活力,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实践表明,当前初中数学课的动态生成缺乏效力,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
在传统的课堂中,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课堂的生成,其严格按照教材和考纲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质疑或者新的见解,教师并没有重视,也没有认真地对待,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动态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要利用预设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自身见解形成新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特点绘制出函數图像。此时,一名学生提出是否存在一种函数,它的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相反。
此时,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了,或者直接以以后会学习这样的知识敷衍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疑问,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要解答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学。
二、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动态生成初中数学课堂要求教师突破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平行线的概念、特点和性质,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小组中,学生的交流变得更加自由,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因此,部分学生提出是否不交叉的两条线就是平行线。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了解到如果不在一个平面,这个定理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生成了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认识。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的新理念,它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与限制,值得教师思考与应用。动态课堂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在预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生成。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金丽丽.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