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物理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更好地指导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熟练掌握更多的物理原理。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物理是初中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升的重要课程,对于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日后的成长、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没有关注学生个人思维的成长和发展,过多地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却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会使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降低,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十分不利。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初中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挖掘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借助生活用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来开展。
1. 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能够快速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进入到物理实验学习过程当中,在物理实验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并在物理实验中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这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模拟的实验,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具体流程进行呈现,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的细节和流程,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按照多媒体图像中显示的流程自主实践。
2. 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划分的方式,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初中物理合作实验的乐趣,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模式,可以首先按照学生的实际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划分为A层、B层和C层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为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1:2:1的比例将A层、B层和C层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配,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均匀搭配,保证小组合作物理实验的开展效果和公平性。
3. 借助生活物品,联系生活实际。物理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物理学习,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借助物理原理更好地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中指出:“要善于运用身边的物品来进行各种探究活动,从而拉近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的物理知识的真实性,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物品,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借助矿泉水瓶组织学生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实验。将纯净的水加入到矿泉水瓶当中,再加入一些豆奶粉,充分摇晃之后,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瓶底,可以看到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光柱。借助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物理实验的神奇之处,从而更加乐于学习物理知识,更加乐于参与物理实验活动,对于物理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影响。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借助生活物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进入到物理实验学习过程当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知识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验,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为学生物质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物理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