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融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2~15周药物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意外妊娠或不利于优生而需进行药物引产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以利凡诺进行引产;B组患者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引产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出血率、胎盘残留率B组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引产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痛苦小,并发症少。可作为中孕引产的又一主要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
临床上常以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孕中期引产,但由于利凡诺用于引产后可导致子宫强直性收缩,引发产道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利凡诺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1]。近年来,随着米索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对比羊膜腔注射利凡诺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引产的意外妊娠或不利于优生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其中A组患者年龄为20~38岁,平均(24.7±3.4)岁;B组患者年龄为21~38岁,平均(25.0±3.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以利凡诺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于腹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注射剂量为80mg。B组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米非司酮口服,一次2片,即50mg,一日两次。第3天晨起口服米索前列600μg,若无效则于2小时后将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给药剂量视患者孕周而定。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定指标 A组患者引产成功指标为利凡诺注入72h内临产或分娩,B组患者引产成功指标为米索前列醇使用2次后24h内临产或分娩。①胎儿,胎盘完整娩出为完全流产。②胎儿娩出,但胎盘未排出或排出不完全为不全流产。完全流产和不全流产均为引产成功。③胎儿未娩出者为引产成功。
1.3.2 出血量的测定 用容积法,胎儿娩出后1小时内用弯盘测量出血量为产后1小时出血量。
1.3.3 胎盘残留 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未娩出者为胎盘滞留。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引产结局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引产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由结果可知,A组60例患者引产成功53例,其引产成功率为88.3%;B组60例患者引产成功54例,其引产成功率为9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胎盘残留量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胎盘残留率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B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产后胎盘残留率也显著低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如表1。
3 讨论
一直以来,临床上多以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行中孕引产,利凡诺可促进前列腺素E升高,促进蜕膜细胞变性、坏死,进而促进宫缩导致流产。利凡诺使用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受到重视。但利凡诺所引起的宫缩并非自发性宫缩,可导致引产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或产道裂伤,故出血较多,且胎盘及胎膜残留多见。使得利凡诺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2]。
在本次调查中我院重点分析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2~15周引产的临床效果。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颈成熟起主要作用,临床观察证明引产成功与宫颈成熟度密切相关[3]。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促进宫颈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进而加速胶原纤维降解,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而发动分娩[4]。与米非司酮配伍后,可加速宫颈成熟,利于孕产物的排出[5]。同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引产后的恢复。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成功率与利凡诺无显著差异(P>0.05),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引产安全性及预后优于利凡诺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使妊娠蜕膜变性坏死引起流产较完全。可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上除了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外,可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中孕产妇进行引产处理,可提高引产安全性。
参考文献A
[1]李秀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13~15周妊娠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264.
[2]冉旭音,冉众音.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13~15周妊娠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6):213-214.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9.
[4]Senior j et al. Brjphamacoj,1993,108:501-506.
[5]符秀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周~20周引产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9):3505-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