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 18:14赵少宁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赵少宁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中医综合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法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上的差异,来评估中医综合治疗法的综合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进而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高效、合理、经济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将128例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临床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中医综合实验组(64例)和西医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卫生经济学则以治疗成本和效果的综合值来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在FMA评分及MBI指数两项指标上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花费低于对照组,且人均花费和两项评分指标呈线性相关关系,两组统计学结果差异显著。结论:患者经过中医综合治疗一段时间后,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及花费均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表明本研究的治疗方案合理有效的同时还比较经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效果

人体大脑因为脑血栓导致脑动脉堵塞后,大脑会慢慢供血不足,使得躯干与大脑之间的神经通路受损,出现四肢麻木和嘴歪流口水的症状。当大脑皮层出现供血不足时,语言中枢系统受损,语言及认知能力出现障碍;而小脑供血不足则会明显减弱身体平衡功能,出现眩晕症状。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病情较为平缓,发病前通常有头晕及四肢麻木等先兆,但急性期治疗难度较大,故该病的致残率较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不理想,生活质量严重下滑。缺血性中风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高发病率的疾病,其治疗及康复周期较长,耗费的医疗资源及治疗费用都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压力,引起了国内外神经内科学者的高度关注。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中药治疗,评估中医综合治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两种方案的综合疗效,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给出较佳方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为急性脑缺血中风患者;(2)首次中风患者;(3)意识清醒,无明显认知障碍;(4)发病时间在一周内。

排除标准:(1)腦水肿严重或昏迷患者;(2)因其他严重疾病并发的脑梗塞患者;(3)意识模糊,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患者;(4)有过往中风病史。

将符合上述入选标准且不在排除标准内的128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简单随机分为中医综合实验组(64例)和西医对照组(64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为51-76岁,平均58.2±9.7岁,病程为2d-2.5m,平均病程5.9d;实验组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53-77岁,平均59.1±8.9岁,病程为3d-2m,平均病程6.3d。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及患病程度等差异不显著,其他如职业、学历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接近,结果可信度较高。

1.2方法

1.2.1基础治疗及护理

两组患者均接受包括内科基础治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内的基础治疗,具体如下。(1)急性期注射抗脑水肿的药剂,使用冰帽或冰枕来降低颅内压;(2)通过饮食护理来控制血糖,辅助降压药来调整血压;(3)日常口腔及呼吸道的异物清理护理,以防患者气管堵塞而窒息;(4)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及更换床上用品,预防压疮的产生;(5)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呵护与慰问,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及压力;(6)为患者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身体状态进行相应肢体活动训练。

1.2.2中医综合疗法

口服中药方剂:根据中医辩证结果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口服药方治疗,如风痰瘀阻证患者使用化痰通络汤药方,以天麻、法半夏、生白术和三七为主;阴虚风动证患者利用育阴熄风汤药方治疗,以天麻、生地、白芍和丹参为主;气虚血瘀证患者药方的主要药材包括柴胡、当归、川芎和草红花;星萎承气汤药方主治痰热腑实证患者,方药以生大黄、胆南星、芒硝为主;清醒涤痰汤方则适合痰湿蒙神证患者使用,具体方药为石菖蒲、天竺黄、天麻、钩藤、法半夏。上述药剂均为水煎煮服,早晚各一次,一剂药方使用一天,需连续服用21天。

中药注射液静滴:包括苦碟子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两种,规格均为10ml/支,两种注射液每次均使用40ml,一天一次。使用0.9%的500ml氯化钠作为溶媒来稀释两种注射液,以合适的滴速行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4天。

中药泡洗:肢体疼痛患者使用复元通络液1号方泡洗,具体药方为生黄芪20g,怀牛膝,当归,桑枝,川乌,桃仁,红花,川椒,草乌;肢体痉挛患者则需使用元通络液2号方,包含生甘草,革薜g,伸筋草,白芍,透骨草,川乌,草乌,桂枝,川椒。患者使用药液洗泡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天1-2次,每次30-45min。

中医康复: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选用针灸或理疗等手段,配合中医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康复治疗的前提是患者生命体征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意识较为清醒,病情比较稳定。

1.2.3西医基础治疗

西医治疗在患者发病急性期注重溶栓治疗和降纤治疗,在发病的12h内行静脉滴注。48h内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溶栓患者则需提前进行该项治疗。

1.3评估标准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进行FMA、MBI两项指标评分,根据两组患者同时间的治疗结果来综合对比治疗效果和卫生经济学。

1.4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由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成组数据t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21天后,进行FMA评分,共分为五等:正常(100分),轻度运动障碍(96-99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严重运动障碍(<50分)。由表1知,两组患者在21天的治疗后,运动功能严重程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