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华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占地面积广,扰动强度大、会造成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本文通过惠州市惠阳区TCL创意谷配套设施工程(馨谷路)为实例,介绍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为保证市政道路的顺利建设,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土保持;流失;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惠阳区经济的加速发展,惠阳区土地得到较大的开发利用。随着秋长街道办划入惠阳城区,惠阳城区版图扩大,惠阳区加大了秋长街道的招商引资力度,带动惠阳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秋长街道办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现状道路网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市政设施的落后一直制约城市土地开发建设,进而也影响了秋长街道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本文结合惠阳区TCL创意谷配套设施工程(馨谷路)为例,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项目概况
工程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办,道路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南起人民路,向北延伸,终点接TCL创意谷,是片区的一条南北向城市次干道,道路两侧现状为居民住宅、工业厂房及待开发用地等。项目区属于国家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建设规模:道路全长约730m,道路红线宽32 m,双向4车道,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30 km/h,道路断面形式为6.0m(人行道)+2.0(绿化带)+2x8.0m(机动车道)+2.0(绿化带)+6.0m(人行道),道路沿线敷设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照明等管线。
工程起点标高顺接人民路现状路面标高,起点控制标高为29.80m,终点接规划中的TCL创意谷入园道路,规划控制标高为38.90m,沿线以两侧建成区的标高和现状交叉道路标高为控制,合理确定道路设计标高。
1.2、项目区概况
惠阳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冬天少见霜,不见雪,属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
拟建道路原始地形地貌为山区丘陵,局部分布冲沟。地势自南向北缓慢抬高,沿线两侧主要为山地,局部为菜地,其中在起点~K0+160段及K0+560~K0+580米处同一条水沟沿线自北向南流向分布。项目所占用地有果园、草地、土路、菜地、沟渠、其他用地等,项目区内植被良好,林草长势良好,林草植被覆盖高,地表基本无扰动,水土流失轻微。
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和危害
2.1、水土流失特点
道路建设的水土流失呈线状分布,且区域变异较大。植被破坏呈现状,增加了植被恢复的难度。土方量大,存在人为水土流失隐患。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将造成较大面积的裸露边坡和松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重点在施工建设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主要在施工阶段,必须注意在施工期甚至在施工前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或临时措施。如进行大挖方的边坡需首先进行截(排)水防护,高填方的疏松边坡需进行临时覆盖防雨,以及在施工阶段配置相应的临时拦沙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水土流失。
2.2、水土流失危害
施工期间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公路沿线河道、排水沟、低洼地及农田淤积,土壤沙化,地力衰退,可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若不实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将直接危害主体工程安全。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本工程主体设计的各类截水工程、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护坡工程、绿化等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兼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分析主体工程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有利于充分利用主体工程中具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措施的类型和数量,不仅可避免措施的重复设计,而且有利于布设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完整的防护体系,保证水土保持投资的合理、有效。
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有些措施在发挥主体工程所应有的功能和保障主体工程安全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
4、防治分区及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1防治分区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平面布置进行水土流失分区分为:道路主体工程区、施工营地区、临时堆土区。
4.2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2.1道路主体工程区
市政道路处在城市区域,优点在于周边有配套的市政雨水管网,能方便接入,缺点在于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市政道路的修建,扰动地表面积大,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则影响面广、危害严重。
该道路路线所经区域场地高差较大,应先进行路基的场地平整,使路基场平高程接近路基设计高程,然后进行管道开挖、再进行路基填筑、路面和人行道及边坡防护。
市政道路一般都处在城市或城市边缘,为不影响周边交通及安全需在征地范围两侧设施工围栏,封闭施工。在路基两侧用地红线处设临时排水沟和临时沉砂池,每200m~300m或转弯处设置施工临时沉沙池1个。排水沟为矩形断面,0.4m×0.4m;沉砂池长、宽、高分别为2.0m、1.5m、1.0m。
主体工程考虑了较为完善的截排水工程,包括雨水管网、边沟等,这些截、排水工程能有效地将地表径流引排出路基范围以外或引入自然沟道,可有效的防止地表径流对路基的冲刷,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主体设计路基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护坡,有效地防止了路基、路堤坡面泻溜、崩塌、滑塌等侵蚀的发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4.2.2施工营地区
本工程施工营地区主要包括施工生活区、管理房、钢筋材料加工场等。该区首先对地表进行硬化,水保措施主要为施工区周边采取临时排水沟,水泥沙浆抹面,排水沟出口处设临时土质沉沙池,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工程完工后对施工营地区临时建筑物进行拆除,将建筑垃圾运至市政指定的受纳场,施工迹地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
4.2.3临时堆土区
临时堆土区主要用于堆放剥离的表土,表土是珍贵的资源,施工期前对可剥离的表土进行剥离,临时堆存,并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期用于道路行道树绿化覆土。
在临时堆土场四周采取用编织土袋临时拦挡措施,沿编织土袋坡底可设临时排水沟,堆积成形后對顶部和边坡稍作压实,顶部应向外侧做成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南方雨季时间较长,施工期间如遇暴雨,对正在填筑的边坡、临时堆土、裸露地表等,雨前应采用编织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特点为占地面积广,呈线状分布,道路沿线地形复杂,不利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因此编制线状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应注重现场的仔细勘查,避免走马观花似的看现场,拍一些现场照片了事,应仔细勘查现场,摸清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了解项目现场情况及周边水系等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地形、道路施工工艺,因地制宜的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
水保方案编制人员应注重与业主,主体设计单位的沟通,要尊重主设但不迷信主设,要尽可能地让业主和主设充分吸纳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新增措施,并落实到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以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率。
参考文献
[1]《TCL创意谷配套设施工程(馨谷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2013年,深圳鹏达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年5月